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亚述帝国的蝗灾与防治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4-01-11 浏览次数:

作者国洪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摘要】亚述帝国时期,蝗灾令人颇为忌惮。蝗虫数量惊人,危害范围广泛。亚述国王不仅重视消灭蝗虫卵,而且将收集和捕杀蝗虫的数量作为考核官员治蝗工作的依据。亚述人将蝗虫作为美味,飞鸟啄食蝗虫也有助于灭蝗。亚述国王身边的术士也利用法术参与治蝗,他们将各种异常天象视为蝗灾爆发的征兆,认为神灵可以带走蝗虫等害虫,于是向相关神灵奉献供品,有的则焚烧蝗虫等田间害虫及其虫卵的塑像。在国王的指导下,亚述帝国的灭蝗工作取得了局部胜利,然而他们却将治蝗成功归功于神灵的帮助,这很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治蝗活动。

蝗虫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常见害虫,古代两河流域深受其害。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亚述帝国涉及蝗虫的王室铭文、书信、条约、占卜报告和咒语等文本文献以及浮雕和印章等视觉材料,梳理亚述帝国时期的蝗虫灾害、人工灭蝗的方式和术士的治蝗法术。

一、蝗虫灾害

宫殿的浮雕和印章中出现蝗虫,意味着它们在亚述帝国司空见惯,并被视为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蝗虫啃咬植物的叶片、嫩茎和幼穗,对农作物危害极大,是亚述人的心腹之患。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二世(SargonII,公元前721—公元前705年)曾在与行省总督的通信中探讨蝗灾问题。蝗灾发生在阿淑尔、阿尔贝拉(Arbela,今伊拉克埃尔比勒省省会Erbil)和尼尼微三城为中心的帝国核心地区南部,占核心区域的一半左右。亚述帝国的蝗灾不仅波及范围广,而且蝗虫数量相当惊人。数量庞大的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寸草不留,亚述人深切地感受到蝗虫的威力。供奉谷物和水果等物品是亚述国王对神灵的头等义务,一般情况下是不敢随意停止的。神灵的日常供品供应中断意味着谷物和水果等物品的匮乏,蝗灾被视为其根本原因。在亚述帝国的王室铭文中,往往用蝗虫比喻人员和物品数量众多。在亚述帝国的王室铭文中,蝗虫还用来比喻极具毁灭性的群体。在描写亚述军队攻城掠地时,往往用蝗虫做比喻。成群的蝗虫破坏力极强,蝗灾令人望而生畏,亚述人往往用这种灾害来警告各种不法行为。蝗灾时常出现在亚述帝国诅咒毁约者的条款中。古代两河流域居民认为,神灵决定了人类的一切,但它们往往在重要事件发生前向人们传递信号,蝗灾爆发前也会有征兆出现。在长期天象观测的基础上,古代两河流域逐渐形成了通过星象变化来解释事物变化的占星术,日月星辰的某些异常通常被解读为蝗灾将要爆发的征兆。蝗虫成灾与上述天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亚述人将多种异常天象与蝗灾联系起来,意味着蝗灾曾经多次袭击亚述帝国,他们无法解释蝗虫成灾的原因,只得与异常天象联系。

二、人工灭蝗

尽管占星报告预测的蝗灾等灾害或事件并不一定会如期爆发,但是,它们往往却受到亚述国王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其做出重大决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占星报告可以说是占星师的蝗灾预判。蝗灾爆发之前,占星师就依据异常天象做出预判,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做相应的准备。从这种意义上讲,亚述帝国已经形成了灾前预防的意识,这对应对蝗灾具有重要意义。

在继承古代两河流域治蝗传统的基础上,亚述人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灭蝗方法。蝗虫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在受精卵阶段,蝗虫卵滞留在土壤里,它们不会移动,是最容易被扑杀的阶段。亚述帝国治蝗也注重破坏蝗虫卵。阿淑尔行省总督塔伯-西尔-埃沙拉在回复国王萨尔贡二世的一封信中提到亚述帝国两种破坏蝗虫卵的方法,一是用刺柏粉熏蒸,二是直接捣毁。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写信命令阿淑尔行省总督塔伯-西尔-埃沙拉用刺柏粉熏蒸和捣毁蝗虫卵,而他在接到国王的命令前就发布了相关的命令,可见熏蒸蝗虫产卵之处是亚述帝国一种君臣都推崇的治蝗方法。除了熏蒸的方法处理蝗虫卵,亚述人还可能用绵羊踩的方法破坏虫卵。杀死土壤中所有的蝗虫卵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亚述人不得不面临发育成成虫的蝗虫袭击。为了掌握各地捕杀蝗虫的数量,亚述国王往往命令将捕杀的蝗虫收集起来。

现代研究表明,蝗虫含有丰富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古代两河流域食用蝗虫的历史相当悠久,其中古巴比伦时期马里统治者就在书信中提及吃蝗虫的情况。亚述人也视蝗虫为美味,亚述帝国的浮雕刻画了国王在宴会上供应蝗虫的场景。除了烧烤蝗虫,亚述帝国还可能将其做成汤食用。亚述版的《梦书》(DreamBook)列举了各种食物做成的汤,与大麦汤和兵豆汤等汤食并列的是蝗虫汤。无论是烧烤蝗虫还是食用蝗虫汤,意味着食用蝗虫是亚述帝国的一种饮食风尚,有助于减少蝗虫的数量,从而推动灭蝗工作。

蝗虫不仅可以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味,而且是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鸟禽啄食蝗虫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亚述帝国的浮雕和印章中,表明亚述人意识到鸟类是蝗虫的重要天敌,是他们对付蝗虫的重要帮手。这种生物治蝗的方式也相当前卫。

三、治蝗法术

上文提到,占星师将多种异常天象解释为蝗灾爆发的征兆,意味着蝗灾源自神灵。要想根除蝗灾,就需要求助于神灵。神灵在应对蝗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亚述帝国时期,尤其是帝国晚期,国王豢养了一批术士(ummanu),他们利用咒符和法术来维护国王和国家的安全。术士们学习和工作时使用的《驱魔师手册》(TheExorcist’sManual)有多项法术涉及农业生产,其中一项称为“抓住蝗虫的牙”(zú.buru5dab.bé.da),也就是驱逐蝗虫等田间害虫的法术。帝国都城尼尼微的阿淑尔巴尼拔皇家图书馆和西部行省胡孜里那的私人图书馆保存了驱逐蝗虫等田间害虫的“抓住蝗虫的牙”咒语和相关仪式的汇编或摘要,驱逐蝗虫等田间害虫的法术依稀可见。除了向神灵奉献食物和饮料外,一些驱逐蝗虫等田间害虫的法术需要向相关神灵奉献金银制品。除了焚烧蝗虫等害虫的虫卵塑像,亚述术士还焚烧蝗虫等害虫的塑像。胡孜里那遗址出土的“抓住蝗虫的牙”咒语很可能是该系列文献汇编的缩减版,目前可见的残篇依稀可见亚述帝国驱逐蝗虫的仪式,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焚烧蝗虫等害虫的塑像。亚述术士焚烧蝗虫等田间害虫塑像大概与亚述人以烧烤方式的食用蝗虫有关。

通过梳理亚述帝国相关的王室铭文、书信、条约、占卜报告和咒语等文本文献以及有关的浮雕与印章,我们可以发现蝗虫是一种在无处不在、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蝗灾在亚述人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面对令人恐怖的蝗灾,亚述人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国王在治蝗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国王亲自向有关地方官员发布具体的灭蝗指示。再次,国王还重视灭蝗的实效。最后,亚述帝国的治蝗咒符也与国王重视灭蝗有关。在国王自上而下的领导下,亚述帝国的治蝗举措取得了一定成就。

国王御用的术士和行省的祭司不大可能无缘无故地搜集整理治蝗咒符和法术,他们的行为很可能与社会需求有关,也就是说,难以根治的蝗灾很可能是推动他们以法术治蝗的巨大动力。虽然诉诸于神灵根本不可能防治蝗灾,但治蝗法术可以在人们无力对抗的蝗灾时给予精神安慰,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不过,如果治蝗倚重咒符,而忽视人工举措,有可能干扰正常的灭蝗工作。

蝗灾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气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亚述帝国时期,尤其是晚期,干旱时常光顾,因此,干旱的气候很可能是蝗灾频发的重要原因。蝗灾对农业造成破坏,削弱了亚述帝国的根基,可能是导致其急速衰落和崩溃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摘自《经济社会史评论》2023年第3期,原文约2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