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神经衰弱”在近代中国的“知识旅行”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4-09-28 浏览次数:

作者缪蓬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摘要19世纪初一场“西医东渐”革新了我国的医学格局,在这场来自西方的医学概念、技术、制度等逐步取代中国传统医学成为本土医学主流的浪潮中,疾病概念“neurasthenia”引入我国,其发生、兴起及再造贯穿了西学东渐、东学入中、借鉴苏俄等我国近代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这一“知识旅行”的过程背后也蕴含着国人对神经、精神疾病认知的演变过程。在传入初期,“neurasthenia”被译作“脑力衰弱”和“神经衰弱”,这两种译法见于当时的报章、词典及医学著述。该病起初被视为一种神经症,而后逐步被接受为精神疾病,该病在我国精神科门诊诊断率一度超过80%,是我国精神科门诊的常见疾病。20世纪末,这则过去“时髦”的疾病概念悄然消失于汉语精神疾病场域,由此呈现出概念“失语”的景象。从“neurasthenia”到“神经衰弱”并非单纯的术语翻译问题,也涉及时人对“旅行”概念认知的转变。梳理1920世纪“neurasthenia”自原语至汉语的翻译实践,勾勒其入华轨迹,并剖析其接受过程中的意义转变,以再审视这则疾病概念的“跨语际”实践历程。

19世纪初一场“西医东渐”革新了我国的医学格局,在这场来自西方的医学概念、技术、制度等逐步取代中国传统医学成为本土医学主流的浪潮中,疾病概念“neurasthenia”引入我国,其发生、兴起及再造的这一“知识旅行”过程,背后也蕴含着国人对神经、精神疾病认知的演变。在传入初期“neurasthenia”被译作“脑力衰弱”和“神经衰弱”,该病起初被视为一种神经症,而后逐步被接受为精神疾病,该病在我国精神科门诊诊断率一度超过80%,是我国精神科门诊的常见疾病。20世纪末,这则过去“时髦”的疾病概念悄然消失于汉语精神疾病场域,由此呈现出概念“失语”的景象。从“neurasthenia”到“神经衰弱”并非单纯的术语翻译问题,也涉及时人对“旅行”概念认知的转变。

研究问题  1920世纪一场“西医东渐”革新了我国的医学格局,改变了本土传统“中医独大”的医疗体系。在经历了与中医共存的一百年后,随其知识体系及制度的确立,西医逐步成为我国的医学主流,自西而来的疾病知识在华传播及接受的过程也是“西医东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医精神、心理疾病概念大致是在19世纪末进入我国医学场域的。在诸多精神疾病中,“神经衰弱”对国人而言相当特殊,它是20世纪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疾病,其相关知识的传入也是“西医东渐”的典型个案。20世纪50年代,该病在我国精神科门诊诊断率高达80%到90%,20世纪末,其患病率在我国“戏剧般地下降”,神经症的概念也悄然消失于汉语医学场域。此后,“神经衰弱”被“抑郁症(depression)”“失眠”等代替,但“神经衰弱”的消逝并非被简单的更名或术语革新,其“知识旅行”贯穿我国近代知识体系建立过程。有必要对“神经衰弱”在汉语医学场域的发生、兴起及演变作进一步追溯,以厘清这一术语背后概念的内涵。

一、有关“神经衰弱”在华史的既存研究

过去四十年间,“神经衰弱”在我国的历史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在诸多学者研究中,有学者认为“神经衰弱”的疾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也有学者对民国时期“神经衰弱”及相关精神病学知识进行了追溯。

但就目前研究来看看,学界对“神经衰弱”何以通过翻译的途径引入汉语言文化体系的观察较少,对这一概念及相关术语在我国的兴衰演变关注不多。同时,20世纪3040年代的“神经衰弱”话语受到较多的关注。由此,对其“知识旅行”全过程的追溯是对既存研究的有益补充。

二、“Neurasthenia”的翻译实践

“神经衰弱”的概念最早是以“nervous debility”的形式出现于19世纪晚期在华发行的报章中。20世纪前40年《大公报》《益世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申报》等报刊广告中都有相关病症的提及。一般认为,“neurasthenia”是于20世纪2030年代传入我国的,早在晚清教会医院的医疗活动中,“神经衰弱”的相近概念就以不同的语词形式存在了。但当时诸如“脑力衰弱”“神经衰弱”等汉语译词并未立刻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传开。

从资料上看,“神经衰弱”最早出现在报章及词典中的年代是较为接近的。但在神经衰弱的入华“旅行”之初,其概念及汉译词在中国社会的发生,是传教士医生对该概念的主动引入、使用,以及日语译词对汉语译词产生影响这双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自20世纪初起,“neurasthenia”开始被一系列在华出版的词典收录。但“神经衰弱”在早期词语翻译上,“神经”一词也经常会被“脑经系统”“脑力”的词取代。19409月,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国立编译馆编订发布的《精神病理学名词》一书中,明确将“neurasthenia”和“nervous exhaustion”归在“癔病及神经衰弱”分类下,均定名为“神经衰弱”,这也可以说是“神经衰弱”在当时的官方决定名。1949年后,神经衰弱一词在制度化因素下逐步作为官方术语流通。直到1980年代前后,“神经衰弱”淡出我国主流医学的视野。

三、“神经衰弱”的意涵及其“再造”

一般认为,“neurasthenia”概念最早由美国医生比尔德(George Beard ,18391883)提出,但事实上在这之前已有相关概念或称谓。字面上看,“neurasthenia”意为“神经乏力”,这则疾病概念在其提出早期属神经科而非精神科医师所管辖的范畴,这同其字面义是吻合的。在其初始语境更接近于一则生理疾病概念。随着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理论的日益发展,“neurasthenia”发生了从生理疾病到精神生理疾病,再到精神疾病的转变。这种转变则使“neurasthenia”概念内涵含糊,其在身体、心理疾病间的摇摆为其日后跨文化传播中语义的变迁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而且从英语原词“neurasthenia”到汉语术语脑力衰弱’“神经衰弱”等的翻译实践不可避免地导致语义上的变化。术语翻译过程是当时国人对这则概念认知、消化的过程,其内涵本身的不确定性也为其“再造”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1905年,《大陆》杂志刊登了早期的有关这一疾病的篇目“豫防神经衰弱法”,文中就指出要注意兼顾身、心两方面,后者要更为侧重。可见“神经衰弱”在进入我国疾病场域之初便已同“neurasthenia”在语义内涵上有了差别。在患病群体上,西方语境中易得该病的妇女群体主要指“家庭主妇”,这一概念在当时的中国尚未形成,但从当时广告内容上看,“神经衰弱”在当时国内的知识普及中多与男性相关。不少本土医家认为过大的精神压力是该病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本土预防措施,为防止精神过劳,本土医者专门制定计划,提倡保持生活规律、改善睡眠质量、适当运动、摄入营养、洗冷水澡、笑等本土观念里的养生之道,这些具有共性的预防法"或“疗法”是本土医家将传统观念和他们对该病的理解加以结合的产物,故而本土化色彩也蕴含于对该病防治方法有效性的解读之中。虽然这同当时该病在西方的主流防治方法有明显的差异,但“神经衰弱”则在我国本土的“再造”实践和解读中,完成由西方至我国的“知识旅行”。

“知识旅行”过程中,除了“脑力”等翻译差别外,还有类似“神经病”的相关概念与之混淆,很难说这则概念入华“旅行”后的意涵变迁,究竟是本土医家刻意所为,抑或是对其误读的结果。“神经衰弱”同其他疾病的混淆势必同其意义的演化有关,20世纪30年代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肾精衰弱”概念同引入自西医的“神经衰弱”也已然不是一个概念了。如若对其衍生概念加以历时性分析,或可为进一步观测这则概念在我国的擅变提供线索。


文章摘自《中国科技史杂志》2024年第2期,原文约1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