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医学知识库》与美国建国初期黄热病医学知识的生产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4-09-28 浏览次数:

作者聂希贝,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战争加速了跨大西洋的人员和物质的交流,同时也导致黄热病的跨区域传播。美国医学界根据自身环境和气候,积极筛选、翻译、汇编大西洋世界医学作家的作品,依据新化学支撑黄热病病理的“本土论”,进而生产自主的黄热病医学知识。本文以《医学知识库》杂志为例,探讨其编辑整合各类资源,借助商人、领事、医学作家搭建的知识网络,打造一个医学知识交流的国际平台,抵制英国医学界的影响,追求美国医学知识的独立。

创刊于1797年的美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医学知识库》,记录了大量病理解剖学报告以及黄热病病因的讨论,是美国医学界首次介绍科学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尝试,对后期美国医学发展影响深远。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化学、新闻、期刊和自然哲学等角度考察《医学知识库》产生的影响。本文尝试以黄热病跨大西洋传播为背景,分析《医学知识库》的创办原因,探讨该杂志在黄热病起源争论当中扮演的角色,考察美国黄热病医学知识的形成,发掘医学知识生产在美国文化独立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

一、黄热病防治与《医学知识库》的创办

黄热病通过埃及伊蚊的叮咬发生传播,爆发期为夏末秋季温暖潮湿的月份。17世纪中后期,随着加勒比地区制糖业的蓬勃发展,美洲成了黄热病的新温床。美洲和非洲之间的贸易和劳动力输送为黄热病跨越大洋创造了可能性。19世纪初,跨大西洋的商业贸易和大规模海战塑造了不同于之前的疾病生态,导致黄热病疫情在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海港城市传播、流行,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接连不断的疫情不但严重地扰乱了商业秩序,而且在政治上带来不安定的因素,甚至威胁着共和国的存亡。

为了缓解公众的担忧和控制黄热病疫情,越来越多医生和知识分子着手解决这个难题。随着黄热病病因的讨论不断扩大,美国医学界出现了“本土论”和“传染论”两大派别。这些关于黄热病病因的讨论难以达成一定的共识,以致不能有效地控制疫情。因此,美国急需一个专业平台,整合各类医学信息,促进医学界的协作。同时,随着美国独立,新生共和国开始寻求开展自己的医学研究,追求科学的进步和独立。在此背景之下,《医学知识库》于1797年在纽约市发行出刊。

《医学知识库》的编辑们尝试从不同渠道获取更多关于黄热病的信息。同时,沿用政党报纸的策略,发表可以代表“美国医学界”的评论和研究成果,试图向读者传达可以强化美国政治和文化认同的信息,在大西洋医学世界中传播一种特殊的“美国”认同。

二、《医学知识库》与美国黄热病医学知识的生产

为了防止黄热病疫情再次出现,美国医学界积极寻找致病原因。1795年,纽约爆发黄热病疫情后,史密斯研究了雅典瘟疫流行的状况及其糟糕的卫生条件。他得出结论,雅典瘟疫起源于当地,并与黄热病流行期间美国港口城市的情况惊人地相似。1799年底,诺亚·韦伯斯特完全抛弃了“传染论”,认为流行疾病几乎总是起因于当地的瘴气。另一方面,不少医生坚持“传染论”,认为黄热病是由境外传入美国。他们找到了“本土论”的逻辑缺陷:既然黄热病是从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为何类似环境并未导致黄热病爆发?

为了回应“传染论者”提出的反驳,美国新化学的领军人物米切尔运用化学解释黄热病的起源。他认为,从腐烂中产生一种名为“赛普顿”的气体导致了黄热病。基于这种看法,米切尔在《医学知识库》提出相应的公共卫生补救措施。由于“赛普顿”是酸性的,米切尔建议用水和石灰、氧化镁和草碱等碱性物质清洁城市,抵消“氮氧化物气体”的瘟疫性质。《医学知识库》坚持“本土论”不仅有助于生产美国的黄热病医学知识,还可以努力创造属于美国的黄热病医学知识体系。

战争和商业活动造就了新的生态环境,导致流行疾病的跨域传播,还催生了一批以移民群体为代表的医学从业者。这个医生群体超越了地缘政治分歧,充分利用医学地理学、病理学等宝贵资源,为黄热病的防治作出重大贡献。而在另一方面,《医学知识库》积极利用这个群体组成的医学网络,注重吸收海外医学知识,并有意识地将国际性的医学信息混合体重塑为一种“美国”资源,成功地创造了具有美国特色的跨大西洋黄热病医学知识。

三、《医学知识库》与美国医学独立的尝试

随着黄热病疫情的不断蔓延,大西洋世界其他区域的医生开始关注《医学知识库》。到1800年,除了美国和欧洲的订户以外,《医学知识库》的读者还扩展到加勒比地区。该杂志的副本和摘录也通过私人跨国信函分发,成为英国医学作家与美国人进行医学信息交流、合作的渠道。美国国内外的医务人员已经开始意识到,《医学知识库》不仅有助于医学作家共享知识资源,还促进了不同政治背景的医学群体之间的互动。

美国知识精英为了捍卫新生共和国,极力寻找依据维护美国的“光辉形象”。他们热衷于将黄热病解释为环境和气候影响的产物,甚至选择性地忽视黄热病的一些特征。此外,他们还有意曲解英国医生的解释,将其与革命时期的英国议会联系,继续使用革命时期的斗争策略,将前宗主国医生的医学知识视为一种阴谋,即为了维持类似于殖民地时期英国议会的“特权”。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港口城市的黄热病疫情引发深刻的“共和危机”,对新生共和国造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共和实验”被赋予了强烈的医学化色彩。美国的大部分知识精英选择拥护黄热病“本土论”,自觉创造属于美国的医学知识体系。在这个医学知识生产的过程中,美国知识精英有志于追求国家的文化自信,对抗来自英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就此而言,美国革命意味着北美殖民地尝试从政治上独立于母国,而医学知识生产则突显了美国知识精英试图从文化上摆脱前宗主国影响的努力。

支持“本土论”的医生以《医学知识库》为阵地,试图通过“本土化”的医学知识应对黄热病疫情,但这些医生的政治立场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医学知识的选取。《医学知识库》受到了该杂志编辑共和党人身份的影响。一方面,共和党人的亲法立场,使其不愿排斥来自海地的法裔难民,进而刻意反对“传染论”。另一方面,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可能让人联想到国家的兴衰,为避免脆弱的共和国遭受这样的攻击,共和党人更倾向于“本土论”,强调致病原因是特有的环境和气候。若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继续发掘其背后的行为逻辑,可以发现,美国刚获得政治上的独立,但就文化方面而言,美国仍处于跨大西洋世界的边缘地位。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美国的医学从业人士试图通过构建自主的医学知识生产体系,对抗前宗主国的文化帝国主义。进一步而言,美国的独立仍然是一场“未竟的事业”。


文章摘自:《历史教学问题》2024年第3期,原文约1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