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旭红,顾琪,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新年画是一种兼具娱乐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传播媒介,具有承载政治诉求、宣传新政策、传递新思想、展现新生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等多重功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融入新年画的创作、传播中。具体来说,党通过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学术探讨、展览活动等方式,努力做到新年画形式的通俗化和内容的日常化,再凭借新年画独特的图像符号叙事和艺术魅力深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实现民众的政治动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的传播,转变社会风貌产生了积极影响,最终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需要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鼓励民众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事业。新年画是能较好地表达群众心声、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展示群众生活和愿望的一种传播形式,它不仅可以庆贺新年,而且能对基层民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当时,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融入新年画之中,形成一套主流意识形态图像符号表征系统,极大地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基层民众中的传播。
新年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塑造基层民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载体 新年画孕育于特定的民俗风情和时空环境中,以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气氛热烈的特征和魅力契合了普通民众的文化层次和审美水平,从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叙述表达的重要艺术载体。
首先,新年画具有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文艺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载体。其次,党重视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新年画中还有现实考量。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完成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调整等中心任务,就必须争取人民对党和新政权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做好民众的宣传动员工作十分重要。最后,传统年画中封建、腐朽、落后的内容不适应新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诉求,需要新的主流意识形态融入以获得新生。
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发展的规约和指导
1949年11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下达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对新年画的宣传工作做了总体安排,从题材、内容、技术、印刷以及发行等方面对新年画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规定。《指示》发出后,各地纷纷响应号召,组织美术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央的指示,新年画的发展逐步和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需求结合起来。
首先,设置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上下联动、组织严密、运行有效的文艺动员系统。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1954年9月后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下设艺术局,作为领导全国文艺工作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各地政府文教部门具体负责当地新年画的推广。其次,重视和系统培养年画人才。各地美术学院积极开展新年画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一是设置年画相关课程。二是动员师生队伍考察年画产地。再次,开展年画创作问题的学术探讨。最后,组织新年画出版和举办年画展览活动。
二、新年画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民众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新中国十七年,党运用图像符号叙事方式和一系列科学灵活的策略,成功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新年画之中,并通过规约图像与视觉系统达到塑造基层民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目的。
(一)新年画符号叙事与通俗化大众化原则的贯彻。为了将通俗化大众化的原则贯彻落实到新年画中,党在领导新年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年画的表现形式问题。一方面,新年画运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在继承民间传统年画形式的基础上,诠释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另一方面,新年画利用图像语言直观和生动的优势阐释政治词汇。如《一针一线为集体》《选好棉花卖给国家》《把余粮卖给国家》等。
(二)新年画符号叙事与艺术表达技巧的塑造。在新年画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运用了大量民间传统文艺的表达技巧,将新年画的意识形态符号叙事和独特魅力有机融合起来。首先,把人们熟悉的生活中事物作比,将本体事物作为更加生动形象的隐喻事物,从而更直观地表达内心感受和抒发内心情感。其次,运用夸张手法,旨在引起看画者的联想,烘托气氛。最后,采用对比技巧,增强年画的艺术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三)新年画符号叙事与内容日常化的反映。新年画之所以能够为老百姓所喜爱,也得益于它对百姓生活内容日常化的反映。为此,创作者在收集、整理和创作新年画时,坚持从人民的实际生活出发,力图创作出反映新中国建设与民众生活的优秀作品。一方面,新年画创作者注重收集和研究民众对年画作品的意见和建议,以创作出既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又被民众广泛接受和喜爱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创作者选取民众生活中的事例,借用现实中的事项创作新年画。
三、新年画与基层民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塑造功能的实现
新年画通过将党的意志深度嵌入民众的思想认识领域,使主流意识形态逐步融入民众生活并获得认同,这对于实现民众的政治动员,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社会风貌的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协助了民众政治动员功能的实现。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年画创作和传播的同时,年画中传递的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使他们自愿成为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从而实现了最广泛的政治动员。首先,鼓舞了无数青年参军入伍。广大人民群众在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热情投身新中国革命事业,为抗美援朝运动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其次,激发了民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最后,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加入“文化翻身”队伍。
(二)新年画有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形象化、生活化传播。首先,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通俗化传播。新年画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像语言将马克思主义抽象理论具体化、通俗化,尤其是可以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素材,使理论传播更加深入人心。其次,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形象化传播。这一时期的新年画以人物形象作为表现的中心,将马克思主义融入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向人民群众传达国家政治理念,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展现生活的理想状态。最后,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化传播。自新年画逐步繁荣普及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年画展览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成为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力武器。
(三)促进了新中国社会风貌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借助新年画的宣传,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使向英雄模范学习成为时代潮流,也让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精神风范逐步大众化。首先,帮助普通民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其次,推动人们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时代潮流。最后,促进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精神风范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在全社会思想领域建立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任务。如前所述,新年画形式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气氛热烈,能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生活化,大量新年画的出版发行搭起了人民群众与主流意识形态联系的桥梁,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因此,新年画便成为这一时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载体的典型代表。民众在创作和欣赏新年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党的价值观念、政治理念,从而促进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也自愿投身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和发展中。
文章摘自《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原文约10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