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晚清英汉、汉英双语词典对科举知识的互解与再构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4-09-28 浏览次数:

作者陈艳元青,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晚清时期,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编纂的70余部英汉、汉英双语词典,收录创建了大量科举知识词条,对科举知识进行了对译互解与知识再构。从词汇语体内容看,主要涉及科举书面语核心术语、科举口语、科举俗语及谚语知识;从科举教育知识结构来看,则主要包含了科第制度、科举考试内容及方法过程、科举学校教育、科举典籍及规程、科举习俗知识等内容。在对科举知识核心词汇的译介上,表现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初两个阶段词汇量集中增多的历时性特点。这批双语词典,主要采用普通词条式、创建文化语境融入式、单列模块专题式等三种形式译介科举知识,从而从日常化知识浅描、制度化知识重描、结构性知识深描的体系结构构建科举知识网络系统。在具体译介方法上,则主要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形式。这批双语词典,整体上对外展示了科举核心知识、运作机制与科考功能,在传播和普及科举知识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成为认知科举制的窗口,也形塑了中国科举教育知识意涵与形象。

晚清时期,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编纂的70余部英汉、汉英双语词典,收录创建了大量科举知识词条,对科举知识进行了对译互解与知识再构。从词汇语体内容看,主要涉及科举书面语核心术语、科举口语、科举俗语;从科举教育知识结构来看,则主要包含了科第制度、科举考试内容及方法过程、科举学校教育等内容。在对科举知识核心词汇的译介上,表现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初两个阶段词汇量集中增多的历时性特点。这批双语词典,整体上对外展示了科举核心知识、运作机制与科考功能,在传播和普及科举知识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成为认知科举制的窗口,也形塑了中国科举教育知识意涵与形象。

一、双语词典收录译介科举知识词条概貌

19世纪初到清末,英汉、汉英双语词典收录了大量科举知识词条,据统计,主要有28部双语词典对科举核心知识进行了丰富译介。这批收录科举知识词条的双语词典,以罗存德的《英华字典》(18661869)、杜嘉德的《厦英大辞典》(1873)、马礼逊的《字典》(1815)为著,其收录的科举核心词条分别为456402366条。其中,罗存德的《英华字典》是以英语词目为主干,收录创建的科举核心词条主要涉及科举各级考试、科名、考试内容等,词条内容相当丰富。杜嘉德的《厦英大辞典》是一部大型厦门白话汉英词典,收录创建科举核心词条主要涉及科名、科举各级考试、成语典故和句子,其中有丰富的福建地方性俚俗语科举知识。卫三畏的《汉英韵府》(1874)、季理斐的《华英成语合璧字集》(1905)分别收录379323条科举核心词条,数量也十分可观,表现了卫、季二氏对科举知识的重视。

横向考察晚清双语词典收录的科举知识词条,可以发现词条主要涉及科名、各层级考试及考试过程,从词条语体类型看,有以下几类:(1)科举书面语核心术语词条,这在晚清双语词典中最为普遍;(2)科举口语词条;(3)科举俚俗语、谚语等词条;晚清双语词典收录的丰富而多样化的科举词条,不仅使西方读者初步了解了科举制,而且提供了科举知识的本土语境,构建了官方化、制度化、日常口语化的科举知识网络,为使用者准确地把握科举知识的对译互解,理解科举知识与文化,提供了认知工具。

二、双语词典对科举知识的内容择取与体系再构

因编纂方法体例、编纂者知识背景、学术素养、价值取向的迥异,晚清双语词典在构建科举知识体系方面各有特色,除早期马礼逊《字典》采用百科全书式译介特例外,多以词条加释义的形式展现科举知识,主要呈现出三种方法:一是采用普通词条分散式构建,一是单列模块专题式构建,一是创建文化语境融入式构建。

(一)普通词条分散式知识构建,即科举知识相关术语词条依词典编排散见于词典各处,采用中、英文双语简单对译形式,收录了大量的对等词、同义词、近义词或复合词,并进行了目标语释义,兼收一些科举日常用语和句子,呈现了科举知识的书面、口语语境下的具体用法,此种是最为常见的构建科举知识体系的译介方式。(二)单列模块专题式知识构建,即通过专题形式系统介绍阐释科举知识术语。此种形式译介科举词条更为集中聚化,其内容择取和体系分类架构则受到中国文化的“熏袭”,体现了域外知识人在科举知识词条建构过程中对中国知识分类体系的吸收。(三)创建文化语境融入式知识构建,采用的是将科举词汇融入到运用场景,以字词构建句子,创建词汇使用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日常用句、古代经典引领理解词汇,呈现科举知识词汇运用的具体场景,深化对科举知识的认知。

三、双语词典对科举核心术语的对译互解

科举功名术语是科举知识的核心内容,也是晚清双语词典译介科举词条时面对的首要问题,更是西方读者认知科举制的基础性知识。由于受中西文化差异及编纂者知识水平、翻译策略影响,双语词典在涉及中国传统特色的科举术语对译互解上,主要采用音译、直译和意译等多种形式。

(一)音译。即根据原语的读音将其文字符号转换成译语文字符号的过程或结果。由于文化习俗、知识背景、社会制度和语言结构迥异,译者在对译原语特有文化事物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目标语对等词,常采用音译法。(二)直译。在晚清双语词典中,有不少双语词典采用此种形式译介科举知识,如罗存德将秀才译为“Flourishing Talent”,卫三畏将举人译为“A Promoted Man”,采取的就是直译法。(三)意译。晚清传教士所编双语词典收录创建的科举知识核心词汇,大都以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为蓝本,为了“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达到简洁准确的效果,采用意译法是双语词典后期对译科名术语的主要方法,尤其采用了归化译法策略下的意译。

四、双语词典对科举知识的输出与影响

晚清双语词典收录创建的众多科举知识词条,在促进科举知识与中国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马礼逊的《字典》一经出版,很快在欧美学术界及同行中引起反响,对那些想要了解中国科举制的西方人来说,无疑提供了系统化的知识信息。这些双语词典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受众广泛,使用频繁,成为纸媒时代西方人认知中国的基础工具书。一些双语词典出版后由于社会反响良好,屡次再版,如卫三畏的《汉英韵府》于188918961903年再次出版,季理斐的《华英成语合璧字集》在19051940年间至少再版了10次。

随着双语词典的多次再版和广泛使用,无论是科名术语的翻译形式,还是构建的科举知识内容,都被广为采用,双语词典对科举知识词条译介传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科举知识完成了由被认知到重构再到传播的生产链条,双语词典构建的科举知识实现了更广意义的社会化。以“科举”词条为例,相关中文词主要有“科甲”“科第”“科举”“科场”,其中以“科甲”“科第”为主流,有15部双语词典采用了“科甲”对译形式,如马礼逊《五车韵府》(1819)将“科甲”对译为“Having Literary Degrees”,突出强调了科举考试的等级划分、文学考试和公平选拔的涵义。在对科名知识体系译介输出上,有13部双语词典将科举功名体系阐释为秀才、举人、进士和翰林四级,尽管这种释义解读与知识建构同中国科举层级体系的实际情况存有差异,但对科举功名术语等级特性(Literary Degrees)、文学考试特性(Literary Examinations)的对译内涵在英语世界被广泛接受和传播。

晚清双语词典对科举知识的译介,本身就是中国教育与科举文化对外传播的体现,这既是一种语际交际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反映了晚清词典编纂者对科举知识“认识—理解—内化—重构—传播”的生产过程。除了发挥着翻译学习以及对中国传统教育知识传播的作用外,它还建构了中国科举教育的外在形象,成为西方人认知科举教育的一个窗口。不仅如此,考察晚清词典编纂者对科举知识的翻译实践与翻译困境,对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译介中国特色文化教育,应立足于中国本土历史语境,关注核心术语的语义构建,深化对中国特色文化教育对译互解的话语阐释,把握中国文化教育的本土内涵与特征,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精准传播提供长足动力。


文章摘自《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原文约1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