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第3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导扬论
作者:张晓菲
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总汇,古代华夏许许多多部族的文化特征,交汇融合而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象征—龙凤文化。龙和凤乃是原始部族的众多的兽图腾和众多的鸟图腾综合统一凝聚而成的典型形象。它涵盖着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层面和许多方位。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自强不息、团结共进的精神,是对外开放,和平交友的精神。这是民族魂或国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点和导扬精华、抛弃糟粕的方法,进行艰苦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从而真正弘扬我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主导精神,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中国国学的特有概念。中华民族,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民族,而是指聚居在中国境内的多民族的总称。它是历史形成的多元统一的民族群体。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56个民族的统一整体。 中华民族文化,是这样的一种内容十分丰富而思想相当驳杂的文化总汇,是亩多元的民族意识在长期交往中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其中,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堪称为民族魂或者国魂的主导精神,或者说优秀精神。当然,也有糟粕,即落后的、腐朽的乃至反动的东西。 我们讨论中华民族的文化,就要研究......

论庄子的“儒家心路”历程
作者:刘士林
一般论及庄子的思想来源时,总是与老子联系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老庄申韩同传,认为: “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第二,庄子《天下篇》中也自叙,对关尹、老聆的“道术”,“庄周闻其风而悦之。”另外,更由于庄子对儒家思想激烈的无情批判,而很少使人去探究庄子与儒家思想的内在关系。其实不然,先秦儒家对庄子思想的形成有着更为复杂和直接的影响。我在这里主要不是指在《庄子》或其他典籍中零星的一些记录,如《庄子·说剑》中记载庄子“儒服而见王……”,而主要着眼于庄子思想的逻辑结构或进程的考察。而且,庄子对儒家的辛辣嘲弄和猛烈批判,倒从另一角度表明:庄子本人从儒家思想和信念中挣脱、蜕变出来的痛苦的心路历程。这颇似鲁迅的一些经历:“是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一种新声,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最致强敌的死命”①。庄子对儒家思想的负作用的深刻认识和猛烈的切中要害的批判,包括对儒家片面的全盘否定,都可看作是“从旧垒中来”的致敌死命的“反戈一击,,。 关于庄子与儒家的关系问题,在过去也有人曾注意过。唐代的韩愈就疑庄子本是儒家......

从开明到专横——秦皇历史演变跟踪
作者:冯正安
始皇一去不复回返,而载其所作所为的文腆实物尚在,自古以来人们对他有毁有誉,我不愿再对秦皇作是非功过类的评判,倒想跟踪秦皇执政的轨迹,挖掘秦皇执政的特点,为还原秦皇历史的本来面目再作一次新的努力。 秦皇开明 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秦皇在位,但他即位九年时(年22岁)才亲揽大权,亲政二十八年。 秦王亲政后曾励精图治,统一了天下,创建了帝国,并缔造了一整套崭新的制度,人们对秦皇为什么能创立这等盖世功业问题有多种解答,而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执政开明,亦即他能做到爱才善才,决策民主,知错改错。 秦皇周围人才之众难以尽言。在统一前夕,秦王周围文有吕不韦,姚贾、李斯,武有尉缭、蒙瞥、蒙武、蒙恬、王剪、王责、李信等等,他们或是杰出的政治家,出色的谋臣,或是著名的军事家、赫赫名将。在统一后秦皇更是集合了六国人才,天下奇杰,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博士七十人”,秦皇本人也曾言“召文学方术士者甚众。”细读秦史则不难发现,秦皇周围之所以人才济济,这些人才又之所以能为他效忠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秦皇爱才善才,正所谓良禽择木,江河入海。 秦国历来的招贤政策是颇有吸引力的,秦......

南方丝绸之路质疑
作者:顾学稼
我国电视剧《南方丝绸之路》的放映吸引了不少观众注意到这条古代的商道。《人民日报》所载《滇西古道行》一文说:“云南是我国的西南边睡,同时又是连接东南亚的通道……公元前二世纪,西南各族先民就曾跨越险峰幽谷,穿过密林湍流,同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这条中国最早开辟的对外通道被称为‘蜀身毒古道,。从蜀(今四川成都)英(今四川宜宾)出发,到叶榆(今云南大理)再经崔曹(今云南保山)滇越(今云南腾冲)出骤国(今缅甸)而至身毒(今印度)。在两千年前这条古道上,人们通过人背马驮,带出去的是丝绸、香料、茶叶,运回来的是玉石、玛瑙,这条‘南方丝绸之路,,据史料记载,比‘北方丝绸之路,还要早两百年”①。 所谓南方丝绸之路,本是一个老间题,在两千年前是否存在着这样一条交通孔道在历史学家中历来就存在着争议。中国古籍中能用来说明可能存在着这一交通要道者,主要为下列史料。即《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张赛日:‘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间日:‘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以张赛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去蜀不远矣。” 不少历史学......

唐代手工业研究之管见
作者:卢华语
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内经济史研究的热潮,对唐代手工业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专门研究唐代手工业的论文,49—79三十年间,约30篇;80—89十年间,近90篇,约为过去30年论文总数的3倍(不含公开发表的有关通讯、消息、补白、考古发掘简报、遗址调查报告等文章)。然而,与唐代其他部门的研究相比,手工业的研究仍显薄弱。据魏明孔先生统计,80—88年,公开发表的隋唐五代经济史论文共734篇,同期发表的手工业史论文却只有85篇,(参见《近年来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特点》,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年4期)而且至今仍未见一部唐代手工业专著间世。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唐代手工业研究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土地。为使这一研究进一步展开并引向深入,这里谈几点鄙陋之见。 一对传统史料作高精度、高效率的搜 集和整理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和依据,唐代手工业的研究,也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然而,中国传统史学的重大弊端之一,就是重政治而轻经济,特别手工业是“末业”,更是遭到忽视。在流传至今的唐代史籍中,仅《唐六典》、《通典》和《旧唐书·职官志》《......

两《唐书》点校献疑
作者:程越
J|‘月,口口 近来阅读两《唐书》、《资治通鉴》,对三部书的点校有若干疑问,今札记如下,以求正于读者。 (一)《旧唐书》卷51《后妃传上》:“景龙三年冬,帝(中宗)将亲祠南郊,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篷豆。”(2173页) 按.既是祭祀之事,应称作“斋娘”。《旧唐书》卷21《礼仪志》记此事为:“上遂以皇后为亚献,仍补大臣李娇等女为斋娘,热篷豆焉。”(531页)同书卷92《韦巨源传》(2065页)、《资治通鉴》卷209中宗景龙三年八月酒条(中华书局点校本,6657页)略同。是则“齐(离)”、“斋(食)”形近致误。 (二)《新唐书》卷94《薛万均传》:“后帝(太宗)幸芙蓉园,(薛万均)坐清官不谨下狱,忧愤卒。帝惊悼,为举哀,诏陪辈昭陵。后赏赐群臣膜皮,及(薛)万彻而误呼万均……”(3861页). 按,“膜皮”不知为何物,《旧唐书》卷69《薛万均传》记此事作“膜皮”(2518页),簇皮可以辟温,《白居易集》卷69《簇屏赞序》: “膜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温;图其形,辟邪。”(顾学颇点校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880)是......

试论唐末藩镇对昭宗朝政局的影响
作者:李宗保,曾敏
唐昭宗是唐末农民大起义之后一位有志“中兴”的皇帝,他想改变“国家安危、寄在方镇”①的局面,以挽救岌岌可危的李唐王朝。而唐末藩镇争霸天下的野心亦愈加明显,由此二者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在当时外强内弱的情况下,也由此决定了昭宗朝政治的失败命运。在此,笔者从藩镇与宰相、宦官的关系入手,探讨一下唐末藩镇是如何制约和影响昭宗朝政治的。 一藩镇与昭宗朝宰相的关系 唐末藩镇要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必然在中央政府渗入自己的势力,寻找自己的代理人,作为自己争霸天下的工具。而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最容易接近皇帝的大臣,莫过于宰相。 (一)藩镇与宰相的勾结 昭宗朝共有25位宰相,其中与藩镇直接勾结的共有崔昭纬、张溶、孔纬、刘崇望、崔撒、裴枢、苏检、韦贻苑、柳璨九人,约占昭宗朝宰相的40%。如孔纬、张潜在朝中遭人排挤后,“纬、瘩密遣人求援于汁州朱全忠上章论救”②;崔溉欲专朝权,“务安反侧,而撤阴为全忠地,惮擅兵四讨。”③再从与藩镇勾结的宰相来看,又大都是昭宗朝的主要当政宰相,如孔纬、张璨、崔溉、柳璨等皆对昭宗朝政有过巨大影响。为什么到唐朝后期,会出现如此之多的藩镇与宰相勾结的情况呢?我......

宋初的用人政策及影响
作者:郑强胜
宋初,赵匡撒、赵光义兄弟为了一统天下和巩固封建政权,笼络各方贤杰之士,以为我用,采取了一系列的用人措施,诸如对武臣的任用与猜忌,对文臣的信任一与重用,对降臣的拉拢与使用,等等,形成了有宋一朝独具特色的用人制度。本文故略作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一对武臣的猜忌与任用 宋初,由于立国尚浅,国力较弱,加之四周诸侯割据称雄,宋几乎处于夹困之中。为了摆脱这种窘困的局面,宋太祖采用“先南后北分的战略措施,以有限的兵力消灭弱小国家,然后再一统天下。统一战争是用武力征服来实现的,这就迫使宋初统治阶级不得不采取重用武臣的措施。同时,由于宋是篡后周而来,一些效忠于后周的藩镇勋臣趁宋立国之初,互相勾联,乘机反叛。而宋要解除这些内患,也必须借助于武力镇压。惨酷的现实,迫使宋太祖不得不重用武臣。 赵匡撒刚登上帝位,后周藩臣李荡、李重进借机叛乱。建隆元年四月,宋太祖率侍卫副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亲兵征讨,以武力平定了李摘的叛乱。之后又派石守信、王审琦等大将平定李重进叛乱。在平定双李叛乱后,后周一些藩臣惧于宋太祖的威力,纷纷投降。国内的藩臣间题基本上解决,赵匡撤就开始了解决武......

明清议和与陈新甲之死
作者:张德信
古往今来,在两军对垒的过程中,无不以和谈为手段,借以赢得时间,加强战备,等待机会,给对方以沉重打击,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然而,议和时机的选择,颇有学间,关键在于双方实力的对比与相互怀有相同的愿望。否则,就有求和、被逼之嫌,以至于留下城下之盟的侮辱。 祟祯皇帝朱由检与后金(清)的皇太极对抗较量中,初有崇祯二年(1629)正月至十月间以袁崇焕为代表的与皇太极的议和,得到宝贵的时间,修筑城池,整伤兵备,加强宁锦防线,使皇太极不敢由宁锦进逼,只得绕道蒙古入边侵扰。另外,还有崇祯五年(1632)正月皇太极与明宣府巡抚沈桑的议和;十一年(1638)兵部尚书杨嗣昌和辽东巡抚方一藻与皇太极的议和,等等。如果说袁崇焕以议和为手段,达到了加强战备并给对方以威胁的目的的话,那么,沈栗、杨嗣昌、方一藻的议和,无论是时机的选择和实际效果,远不能与袁崇焕相比,而陷于被动。之所以如此被动的议和还能得到对方的响应,只不过是因为皇太极在入侵之后无心也无力保守攻陷的城池,而采取的应付手段罢了。不同时机,由不同的将帅提出的议和,明显地反映出双方力量对比在微妙地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当以袁崇焕被......

明代的义学与乡学
作者:陈宝良
明初立国,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一整套的教育制度,各级学校纷纷创立,这就是国子监与地方府、州、县儒学。此外,在城市的坊厢以及乡村的里甲,尚有社学的设置。此均为官学。 明初设立社学以后,其间兴废不一。尤其是自明代中期以后,社学更是败坏不堪,除了各级地方长官特意恢复的部分社学之外,官方社学基本上被民间义学与义塾所取代。本文试就明代的义学与义塾作一初步的探讨。 所谓“义学”,就是明代史籍中时常提到的“乡馆”与“家塾”,或称“乡学”,又称“义塾”,属于私人兴办的小学。为什么称之为“义学”?据明人的解释,其本意是“于教诲之中而助其不及者耳”。如宋范仲淹置田恤族,称为“义田”,戴宵积粟备荒,称为“义仓”,凿一水井,供乡里共同使用,称之为“义井”;一门累世同居,可称为“义门”。显见,所谓“义学”,立名虽异,其义也与此相同。 在明初,官方社学兴盛,“虽穷乡陋壤,莫不有学”,义学只起到拾遗补胭的作用。如苏州府长洲县的尹山,民居繁庶,习俗嗜利,久不知教,而官方社学又“偶遗不举”。于是,地方大姓埋练,创设义塾,“夷土治材,作堂三楹间,以为讲习之所,旁为室以供寝处厄福”,延儒士高平为......

办好刊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刊五位编委、编辑被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
作者:徐雨
本刊主编靳德行教授、编委高敏教授、戴可来教授、王天奖研究员,兼职编辑肖红副教授被命名为河南省管优秀专家称号,编委朱绍侯教授、靳德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月25日在河南大学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举行授予证书、奖金仪式。32岁的肖红副教授代表获得专家称号人员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们决心与本刊同志一起.为繁荣我国的历史科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把刊物办好,力争再登上一个新台阶。办好刊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刊五位编委、编辑被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徐雨< 正> 本刊主编靳德行教授、编委高敏教授、戴可来教授、王天奖研究员、兼职编辑肖红副教授被命名为河南省管优秀专家称号,编委朱绍侯教授、靳德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月25日在河南大学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举行授予证书、奖金

对国内外袁世凯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张神根
清末民初,袁世凯先为清朝重臣,后为民国总统,叱咤风云,举世瞩目。袁氏不是孤立的“个人”,而袁氏与民初社会之间又有一定的互动关系。对袁氏的研究也历来为人注目,纵观近百年来的袁氏研究,有成就、更有不足。本人拟就所掌握到的材料对此稍作探讨,以向同行请教。 一对过去的总结 中国大陆、港台以及国外对袁氏的研究都有不同的特色和贡献。 1.中国大陆的袁氏研究 中国大陆是袁氏研究的重心,袁氏研究表现为曲折发展的特点。大致可分成以下三个时期: 1949年以前,对袁氏文稿、书腆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工作,对袁生平和帝制自为有初步研究。文稿书犊的整理出版如:《袁大总统书犊》(上海广益书局,1912)、《袁大总统书犊汇编》(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28)、《袁大总统文犊类编》(上海会文堂书局,1929)、《袁氏家书》(上海中央书局,1935)、《养寿园奏议辑要》(沈祖宪辑录,项城袁氏宗祠本,1937)等,这些都是研究袁氏的重要原始文献资料。初步研究成果如:《袁氏盗国记》(黄毅编,上海国民书社,1916)、《袁世凯全传》(野史氏著,上海文艺编译社,1917)、《袁世凯与中华民国》(白蕉编......

晚清商人尚武思想的萌发及其影响——晚清商人思想意识研究之二
作者:朱英
关于晚清商.人民族主义爱国思想的萌发及其影响,笔者将其作为晚清商人思想意识研究系列之,一,已发表专文进行过论述①。本文主要就晚清商人尚武思想的萌发与影响略作探讨。 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的日趋加深,思想界逐渐兴起一股军国民思想,主要是宣传讲求体育,养成国民尚武精神,号召救亡图存。这一思想最初仅限于在知识分子尤其是留学生中传播,但随后很快扩散发展,成为在当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进步思潮之一。受此影响,商界有识之士中尚武之风也日渐盛行,并成立了体育会、商团等体育和准武装性质的新式社会团体。 军国民主义思想的兴起,与拒俄运动有着密切联系。1 900年,沙俄乘八国联军侵华之机,出兵占领我国东北。1903年,仍拒不按照中俄所签《东三省交收条约》规定的日期撤军,激起中国人民强烈义愤。留日学生多次举行大会,要求清政府对日宣战,同时以军国民主义作为宣传武器,阐明“中国贱武尚文,从古如斯,近今数百年更甚。挟二万万方里之土地,集四万万同胞之种族,苟稍具尚武精神,亦何至有今日。今者同志诸君子,仗大义,发公愤,休于亡国之祸,欲以至贵至重之躯,捐之沙场,以拒强虏,以争国权,诚中国有......

《汉书》勘误一则
作者:范学辉
中华书局1962年版点校本12册《汉书》中的《韩彭英卢吴传》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项籍人关,王诸侯,还归.越众万余人无所属。齐王田荣叛项王,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 这段记载“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一句中的“汉”字明显为衍文,当删。实际上授于彭越将军印的是齐王田荣而非汉王刘邦。谨按《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记载“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众万余人母所属。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元年”中亦载“(田)荣遂并王三齐之地,又使越击楚”。更有力的证据是《汉书·高帝纪》中亦明确记载:“时彭越在巨野,众万余人,无所属。荣与越将军印,因令反梁地”。根据以上几条确凿的史料,笔者认为《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中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一句中的“汉”字确为衍文,当删掉,否则很容易令人发生误解。《汉书》勘误一则@范学辉< 正> 中华书局1962年版点校本12册《汉书》中的《韩彭英卢吴传》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越众万余人无所属。齐王田荣叛项王,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这段记载“汉乃......

论近代中国政法留学教育及其影响
作者:王立中
从19世纪70年代公派留学教育开始到20世纪初,出洋留学一时蔚成风气,留学运动应运而生。当时,出国学习政治法律是留学生运动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政法留学无论从留学生数量,还是产生的社会影响来讲,都是引人注目的、独特的教育现象。近年来,有关留学生运动的论述,对政法留学的史实及影响,未见有专文涉及。为了正确估价政法留学,本文试图通过对学习政法的留学教育发展轨迹的探寻、审视,以期能对当前政法留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前奏:赴欧洲的政法留学生 在清朝同治以前,中国已有赴欧留学生。他们是较早觉悟,零星自费出国的,其中学习政治法律的不乏其人。如1872年广东南海人何启,民国名士广东新会人伍廷芳。公费正式派遣是同治n年(1872年)派赴美国的幼童4批共120人,之后陆续出国者接踵相继。当时洋务派主持向欧美派留学生是单纯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派赴留学主要出于加强海防的需要,分期派出,人数也少。在派赴英、德、美、比、法、奥、俄的为数不多的公派留学生中,一些人兼学政治、法律,即从那时起有了近代第一批政法留学生。 1877年福州船政学堂始派留欧学......

五四运动胜利原因辨析
作者:葛仁钧
五四运动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工人阶级的强大压力,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逮捕的学生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因此,五四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笔者认为,导致五四运动的胜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时参加运动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合力作用;二是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未能形成镇压爱国群众运动的统一力量。团,主要成员多属研究系):“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为,不舍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①。此电于4月30日发到国内,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林长民(研究系重一),于5月2日在《晨报》头条位表署 五四运动对北洋军阀政府确实产生了强大的压力,但这种强大的压力决不仅仅来自于工人阶级,而是来自于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社会集团的合力。只要对五四运动一些基本史实略加追述,此问题便会一目了然。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这根导火线是由谁点燃的,就甚少有人清楚了。笔者通过翻阅五四运动的有关资料发现,这个导火线既不是具有初步共产主......

重庆国民政府与1941年的美日妥协谈判
作者:朱坤泉
1941年,美、日两国政府举行了绵延八个多月的妥协谈判,史称“远东慕尼黑”。由于这一谈判与中国抗战的前途及国民政府的命运休戚相关,重庆当局为影响和阻滞美日妥协、推动两国走向战争对抗而苦心孤诣,倾注了心血。那末,重庆政府是怎样对美日谈判施加外交影响的?它阻遏美日谈判的潜在动机又是什么?这场“无形战争”对中国抗战及战时中美关系的前景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 1940年夏天以后,美国政府从自身的安全及其在亚太地区的重大利益考虑,加紧了对日扼制和对华援助。但同时,美国以欧洲为重心的传统外交政策也经历了严酷的考验。这年6月,法国败降,英伦告急,德意法西斯横扫欧洲大陆,华盛顿不寒而栗。为全力支持并准备应付大西洋彼岸的抗德战争,美国政府在亚洲地区执行了既对日本的贪得无厌作出必要反击、又竭力避免或推迟美日间爆发战争的矛盾政策。而日本政府迫于美国经济制裁带来的沉重压力①,也急切期望通过谈判缓和美日关系,并借助美国对中国国民政府的影响,尽快解决“中国事变”,从抗战中国的泥淖中脱出身来。1940年底至1941年初,美日间进行了多次非正式接触。1......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是时代的抉择
作者:李占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新民主主义政策,到1952年底,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以国营经济为领导的五种经济成份同时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以及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基本建立和巩固起来。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国家工业化,然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初衷,实行国家工业化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进行的方针路线,掀起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其进程超出预计时间,到1 956年底即告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经过30儿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人们发现我们国家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又呈现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经济建设速度大大加快。这样一来,有人就对当初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出质疑,甚至认为是不当之举。探究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状况,分析当时提出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客观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确确实实是时代的选择。 近代中国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激起几代中国人为追求光明中国不懈奋斗,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死胡同,以马列主义为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勇敢地承担起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和“二十四史”
作者:陈庚午
毛泽东同志不愧是人类的骄子,时代的伟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通古今之变”,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大学间家。他的事论、诗词与书法之卓越成就姑且不谈,仅研读与运用“二十四史”方面就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负扮比判地兼收并蓄”①。毛泽东同志一生刻苦通读“二十四史”、倡导学习“二十四史”、指示标点“二十四史”、灵活运用“二十四史”和公正评价“二十四史”的丰富实践,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并为炎黄子孙树立了光辉榜样。 一刻苦通读“二十四史” 毛泽东同志生前酷爱史学,倡导读史,而且以身示范,通读了“二十四史”。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以史学书籍为一大宗。他对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都非常爱读。一部清乾隆十二年武英殿版的线装“二十四史”,是一部有八百五十册的巨著,从书上勾划、圈点、批注的笔迹来看,他曾从头至尾地读过。对于“这部史书,毛泽东生前不知反......

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政府自由主义”
作者:杜立克
从18世纪中叶到1917年二月革命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时期内,俄国政治领域内存在着一种自由主义的思潮及其运动,并且在20世纪初逐渐地形成为俄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阵营。俄国自由主义发展史又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即贵族自由主义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时期(19世纪60年代—1917年)。令人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封建君主竟然开了俄国自由主义先河,成为贵族自由主义的首领和代言人,因此我们将这种自由主义称之为“政府自由主义”①。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亚历山大一世的“政府自由主义”来解释这种现象。 一亚历山大一世政府自由主义的历史 根源 自由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作为重要的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大致产生于17世纪,亦即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这种自由主义在西方有其重要的经济基础—西欧的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重要的阶级基础—在西欧国家逐渐兴起的反抗教会和君主压迫的中产阶级,重要的理论基础—洛克、斯密、卢梭、边沁等提出的政治经济理论,以及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人权法案等重要文件。也就是说,西方的自由主义是根植于肥沃土壤之上的。而在俄国所有这些基......

迪士累利与1875—1878年近东危机中的英俄之争
作者:徐奉臻
“东方问题”是“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及其各继承国之间的对抗而在东南欧引起的各种向题的总称”①。简言之,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②?它形成于18世纪末,贯穿整个19世纪。1875—1878年的近东危机,是继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东方问题”的又一次高潮。此次危机形式多样,内容繁杂:有巴尔干斯拉夫人反抗土耳其素丹政府的民族起义,有俄上战争,还有大国对土耳其遗产的争夺及由此引起的分歧与冲突。其中,英俄之争是主要矛盾,并成为当时欧洲国际关系的主旋律。迪士累利是此间英国的首相,他的近东政策支配着英国的外交方针,并对危机产生重耍影响。本文试图以近东对英俄两国的特殊意义为起点,以英俄之争为主线,就危机期间迪士累利的近东政策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说明英国外交的实质。 本杰明·迪士累利(1804—1881年)是19世纪下半叶英国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保守党领袖,“不列颠帝国主义之父”③。他出身于一个改信新教的犹太商人家庭。1837年,当选为保守党议员,开始涉足政界。之后,曾三次出任财政大臣,两度出任首相。1874年,当他受命组阁时,已经风烛残年。然而,在其任内仍政绩卓著,尤其是在近东的外......

版本订误三则
作者:文鹏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贬书偶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贬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年版)为版本目录学的重要著作.对查考古籍的不同版本颇为便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书中存在着不少疏误,尽管已经前人修正、补遗,但我们在利用这两部书查考古籍时,仍发现了前人改正未尽的疏误数条,并加以考证,以就教于行家. 1.《标准》卷第二经部三·诗类记“诗所八卷,清李光地撰,雍正丁未刊本”。按:《标准》曰“雍正丁未刊本”误。查馆藏是书,卷首目录后有识语云:“陇西公《诗所八卷》,始于康熙丁酉之冬,而脱稿于戊戌之春。……雍正丁未秋,公之孙清植与景州魏君璧元生刻板于邸,策获效技对,越次年夏,工讫.”“雍正戊申秋七月,门下士陈万策识.”从陈万策的识语可知,《诗所八卷》始刻于雍正丁来秋,但成于戊申夏.因此,把《诗所八卷》的刊行时间定为“雍正戊申”较为合适。“丁未”为雍正五年,“戊申”为雍正六年. 2.《标准》卷第五史部四·别史类记“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霭撰,眉山程氏五峰阁刊本。”按:“眉山程氏五峰阁刊本”误.陆心源《仪顾堂续跋......

论历史真实
作者:刘克辉
人们常说,史学的生命在于真实。在史学领域里,不论是精彩纷呈的记述,还是气势恢宏的议论,如果脱离了真实,就只能成为虚妄的东西,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但如何理解这种“真实”,历史真实的含义是什么,则需要加以探讨。 历史真实的含义 历史认识的特殊性在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分离,这就决定了:一方面,历史真实的内容比自然科学真实的内容更为复杂,它包括多方面的含义,我们要从广泛的层面上去理解;另一方面,历史真实不是绝对的,它具有相对性。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讲道:“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到的事实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到的事实的解喻是正确的……。有实在的过去,有历史的过去。”①按照李大钊的理解,只有记录真实还不算全面的历史真实,记录的真实和解喻的真实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历史真实概念。这里的“记录真实”,就是我们所说的t’史料真实”,是指当时人或后人对已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记录是真实的,即符合t’客观事实”。这里的t.解喻真实”,就是我们借助于史料对历史进行认识,其结论是真实的,即历史认识真实。不过,史料真实和认识真实以实实在在的客观历史为基础,因而我们的......

略论1787—1788年法国贵族与专制王权的冲突
作者:丁建定
1787一1788年法国贵族与专制王权之间的冲突是大革命前夕法国发生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我国史学界对此至今尚无专论。本文试从这次冲突的基本过程、原因、性质及其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一间题略作探讨。 为了更好地分析这场冲突的性质及其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简要概述一下这场冲突的基本过程很有必要。这场冲突的导火线是18世纪末法国的财政危机和财政总监卡隆的改革,它以显贵会议的召开为开始的标志,以专制政府答应召开三级会议为结束的标志,其间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 路易十六统治的末年,由于宫廷生活的奢华,国王无限制的赏赐,参加北美独立战争带来的高额军费负担,以及特权等级免税权造成的国库收入的不足,法国财政出现危机。1787年法国年财政赤字达1.12亿铿①,1788年3月的财政预算报告中,支出约6.29亿,收入约5.03亿,赤字达1.26亿②。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财政总监卡隆提出改革方案,减轻盐税和军役税,以土地税代替念一税,僧侣、贵族、平民的地产均不能免税,这便是纳税平等。卡隆知道新的税收政策要在高等法院注册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建议召开“显贵会议”,试图通过“显贵会......

清末河南学校的教员管理
作者:王明钦,许书珍
清代共经历了267年(1644~1911年),光绪30年以前的河南教育,只有科举与学校两大内容,而学校的设施,也只限于儒学、书院、社学和义学等项目。晚清时期,特别是清光绪末年,废科举、兴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很大,河南的各级各类学堂纷纷兴起,这是新旧教育的交替时期,也是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折点。学校的管理也相应受到重视。现分别从教员的聘任、培养和师资的管理等方面对清末河南的教员管理情况略加阐述。 一教员的聘任 清末对各级各类教员的任用条件都做了明确规定,详见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所颁布的《奏定任用教员章程》。河南也在不同文件中对教员的任用提出了种种要求,从中我们可以对教员的聘任条件及聘任办法有个大致的了解。 1.聘任条件、资格 初等小学堂暂以稍谙学务,文理精通之生童,由地方官选充。侠各处师范简易科及传习所毕业有人,此项教员概不准用”①; 高等小学堂,“堂长教员非由学堂出身及平素讲求学务,能明晓管理法教授法者,决不准充”②; 中学堂(初级师范完全科可照此款隅举类推),“监学教员非由学堂出身,程度较优、通明各种科学及管理法教授法者,决不准充”③。 宣统三年正月......

《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各民族精神的融汇与凝聚》全国学术讨论会综述
作者:张周
全国中华民族精神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2月7日至12日在昆明举行。全国各地研究民族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到会。 会议广泛讨论了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间题,其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重塑问题 中华民族素来以其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然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基础,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背离传统,就会走向异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内容深广,成就巨大,但包袱也沉重。因而,一些代表认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不能关起门弘扬一切、自我陶醉,而是应该重新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扬弃传统中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需要的东西。同时,大量吸收新鲜的外来文化。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无不致力于吸收外域、外民族的先进文化。例如“五四”运动对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吸收,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进程。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之所以要走改革开放之路,就是要吸收世界各民族先进的东西,借以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2.关于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法论问题......

一部长于宏观思考的史学史著作——评翟林东著《中国史学散论》
作者:田夫
自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中国史学史著作不下20种之多。这些著作,有的材料详实,论述细密,显示出深厚的治学功底;有的侧重于用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丰富的史学遗产进行批判总结,并力求把总结的重点放在史学理论和史学思想方面,等等。总观以往这些中国史学史撰述,总觉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著作家们过多地是对每一时期主要史家和史著的分析、总结,而对各个时期史学发展整体的宏观把握似嫌不足,因而也难得阐明不同时期史学发展、擅替的内在联系。湖南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瞿林东所著《中国史学散论》一书,则是一部长于宏观思考的史学史著作。尽管这是作者的论文结集,但由于作者研究问题的宏观性、整体性、贯通性思维特点,加之论题从先秦一直延伸至当代,使得这本《散论》又可看作是一部自成系统的中国史学史著作。 一《散论》不散,贯通古今 因为是论文结集,所以作者以“散论”名之。然通读过后,对于了解中国史学史的整体过程来说,却并不给人以“散”的感觉,而明显感受到的,则是中国史学从古至今发展之大势,贯通古今。 首先,从论题的涵盖面上说,它涉及先秦史学至当代史学,并在每篇具体论述某一时期史学......

简评高文先生《汉碑集释》
作者:高敏
治秦汉史者,多感史料奇缺,文献无征。即使有文献记载者,也多讹夺处,颇难发现与考订。而原始、准确之史料,实为治史立论之根基。缺之则无以立论,讹夺则谬误丛生。故欲救其弊,必赖地下出土材料。而地下出土材料之珍贵者,除各种遗址、遗迹及遗物等实物外,写有文字之帛书、简犊、碑刻与器物铭文等就成了极为可贵之资料。高文先生的《汉碑集释》,在瑶集、整理汉碑,为治史者提供依据方面,见地高超,功不可没。 高文先生《汉碑集释》,虽未把历代发现之汉碑一一收集齐全,却以有原石或无原石而有原拓本之碑刻、摩崖及墓记为入选标准,体现出选择汉碑之严肃性,且又补入了解放后新中国新发现之汉碑,如该书235页之《张景碑》,为1958年春新出土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城门,刻于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又如《许阿瞿画像石左方墓志》,1973年3月于河南省南阳市东郊新发现之汉碑,立于东汉灵帝建宁三年( 170年);再如《汉侍廷里父老稗买田约束石券》,1973年冬发现于河南省堰师县郑瑶南村。这些新近出土汉碑之补入,不仅增益出土汉碑之数量,而且涉及新史料之发现,颇有价值,惜未将解放后新发现出土之汉碑全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