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与家庭手工业一体化结构
作者:张鸿雁
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与家庭手工业一体化结构张鸿雁从中国的文明发生,到中国从近代社会的屈辱中走出来,长达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整个社会经济生产的主要形式就是农业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一体化结构。为什么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长期的牢固结合呢?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农业经济文化向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转型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形态转型的关系是有借鉴意义的。一农业和农业家庭手工业一体化结构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对于自然分工形成的历史发展状况,我们要作全面的分析,因为从世界范围内还可以找到另外一种模式,这就是西欧中世纪的模式。为什么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乡村也自然走进这一历史的进程。虽然在中世纪最初的岁月里,农业以庄园的形式出现,但是庄园也生产商品,生产城市需要的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甚至在一些村庄或庄园中还有专门的纺织行业、面包坊、葡萄酒作坊等。这些乡村作坊在整个中世纪里,一直成为城市社会商品经济的补充。中国的乡村在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物虽然也往城市里送,但是,送往城市的方式与西方中世纪不同,既不是通过货币交换而以直接供给的方式,使......
中国“抑兼并”思想的考察与辨析
作者:李舒瑾
中国“抑兼并”思想的考察与辨析李舒瑾中国历史上的"抑兼并"思想,主要指抑制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农民土地或财富,调节贫富悬殊,以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思想。如同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来源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并指导着一定的社会实践一样,"抑兼并"思想既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现实问题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客观反映,也是历代王朝制订经济政策的一种思想指导,同时它还体现了人们追求稳定、富足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考察我国"抑兼并"思想的历史轨迹,分析其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对于正确对待我国而今经济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差别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发展与冲突──"抑兼并"思想的发轫中国历史上"抑兼并"思想的产生,首先是经济领域中私有制发展和商品经济繁兴所导致的各种矛盾冲突在统治阶级中引起的直接反映。土地是古代社会财富的象征。在土地财富一统于王权的商、周时代,并无所谓兼并和"抑兼并"问题的发生。春秋战国之际,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冲击,社会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性变化。以商鞅变法为标志,西周"田里不鬻"的井田制开始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土地私有制的普遍化和土地买卖原则的确立。......
西周官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宫长为
西周官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宫长为众所周知,西周官制作为西周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无疑是西周史领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但是,长期以来,西周官制的研究工作进展十分缓慢,诸如西周王朝官制的结构、分类、断代,以及诸侯国官制等等情况,都没有搞清楚,更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们究其原因,除了有指导思想和方法问题以外,大概主要是受到古代文献和金文材料的限制了。由于传世的古代文献记载,多相龃龉,存有分歧;同时,已出土的金文材料,包括新近出土的西周甲骨材料,文词艰涩,不易理解,因而也就给地上文献与地下材料的相结合,带来了许多困难,以至使西周官制的研究工作,一度陷入停滞的状态,很少有人问津,成为名副其实的难题了。作为我们年轻的史学工作者,应该勇敢地向这一难题挑战!为此,我们先来简要地回顾一下西周官制研究的历史情况。如果说从《周礼》一书的出现算起,距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汉初的河间献王献书开始,直至清末的辛亥革命前后。这个时期,西周官制研究主要是以《周礼》一书为中心展开的,其研究水平也总不出《周礼》的范围......
春秋时期的“诅”及其社会影响
作者:晁福林
春秋时期的“诅”及其社会影响晁福林在我国上古时代社会史的研究中,"诅"是很引人注目的一项。这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社会信仰与鬼神观念很有关系,并且对于某些社会历史事件也有一定的影响。不揣浅陋,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求专家指教。祷告于神灵,要某人遭受灾祸的诅咒之事,在春秋时期称为"诅"。按照汉朝时人的看法,诅和盟一样,起源的时代不是太早,而是周以后的事情。《谷梁传》隐公八年谓"盟诅不及三王",所说"三王",即指夏、商、周三代之王。范宁集解说"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毫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众所归信,不盟诅也"。其实,诅的出现应当是很早的事情,至迟在原始时代后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据《尚书·吕刑》篇说,早在尤的时候苗民就已经有了"诅盟",那时候,"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尚书·无逸》篇载周公语谓民众有时候"丕则厥口违怨,丕则厥心诅祝",疏谓"告神明,令加殃咎也,以言告神明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可见周代亦有诅。诅和盟誓相近,就广义而言,诅也是盟誓的一种。鲁襄公十一年(前536年)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氏要"作三军",为......
管仲与梭伦选官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德正
管仲与梭伦选官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陈德正所谓选官制度,就是国家政权选拔官吏的标准和规程,它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的治乱兴衰。因此,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把对官吏的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公元前7世纪前期和6世纪初期,东西方的两大政治改革家──管仲与梭伦,在他们的政治改革中,就都是以选官规程、任官标准的改革作为重大内容的。管仲与梭伦对选官制度所进行的改革既推动了先秦齐国和古希腊雅典城邦政治制度的变化,也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演进的不同道路。管仲与梭伦之所以要对各自国家的选官制度进行改革,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可以说是当时齐与雅典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所使然。管仲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中国大分化、大动荡的时代。自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坐大,旧的周天子"王天下"的统治秩序已被打破,导致群雄竞起、列国争霸历史局面的出现。齐国本是周初分封的东方大国,土地广大,物产丰饶,实力雄厚。但到桓公、管仲执政前夕,齐国在同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却一再失利,在列国争霸中渐处劣势。齐之"中衰"原因除了国君腐朽无能、横征暴敛,从而使国家综合国力下降外,还在于齐国因袭了传统的世官制度。......
宋代宗室、外戚与宦官任用制度述论
作者:苗书梅
宋代宗室、外戚与宦官任用制度述论苗书梅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宗室、外戚和宦官是集于专制君主周围的特殊阶层,他们的权势和地位来源于皇权,又能对皇权产生较大的影响,由宗室内乱、外戚擅权、宦官专政而引起王朝衰微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继唐末五代割据混战局面之后建立起来的宋王朝却较成功地防止了宗戚擅政、宦官祸国之类现象的发生,被称为"没有宗室祸"、"没有外戚祸"、"没有奄祸"的时代①,这与宋王朝对宗室、外戚、宦官的任用管理制度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对其任用制度分作如下论述。一宗室任用制度宋朝确立的对待宗室的基本政策是:"优之以爵禄,而不责以事权",或"以高爵厚禄,使之就闲"②。即,给宗室封高官予厚禄,但不让他们掌握实权。这一政策在北宋前期执行得很严格,北宋后期至南宋略有改变。宗室作为天子的宗属,一生下来便与庶民百姓有别。宋制规定,宗室子孙七岁开始赐名授官,而实际上往往"在襁褓者,已有恩泽。"③仁宗以前,宗室初补官阶主要是低级武阶官,即小使臣,然后升环卫官,后又称南班官,包括诸卫将军至使相等共十四阶。当时,宗室迁官无定制,每"遇稀旷大庆,则普迁一官"。景v二年(1035......
清代宗室科举制度刍议
作者:吴吉远
清代宗室科举制度刍议吴吉远世卿世禄制度随着战国时期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后,基本上消除了,但周代那种世卿世禄的变态形式"藩翰"分封制度,却始终存在于以后各姓专制王朝之中,一家天下的皇族宗室依然享有相对世卿世禄的特权。科举制度自隋唐确立以来,一直是士人知识分子平等竞争,"学而优则仕",获取功名、进入仕途、光宗耀祖和实现政治抱负的主要途径。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制度,却在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第一次有机地结合为宗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一种历史进步。清代宗室科举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它与一般的科举制度有什么区别?它要解决什么问题?作用如何?笔者不揣陋,试对清代宗室科举制度作初步的探讨。"列爵曰'封',分土曰'建'",清代总结历史上皇族宗室"封建"制的经验教训,在"建国之制不可行,而封爵之制不可废,以展懿亲,以酬勋阀"的原则下①,建立了一套以封爵为主,严格而又带有本民族特点的分封制度。清代不象以往朝代将皇族的宗室上溯很远,而只上推及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本支,叔伯兄弟各支则为觉罗,相对缩小了宗室的范围。另外......
《明史》正误二则
作者:范沛潍
《明史》正误二则·范沛潍·一、《明史》卷100,《请王世表一》:镇平恭定王有,定庶八子,永乐初封。成化七年薨。(2552页)按:"恭定王"误,为"恭靖王"。查:1.《山堂别集》卷34:"镇平恭靖王有,定第八子。王攻习书翰,并骑射、球鞠、绘画诸艺,各臻其妙。性喜吟咏,有德,善著述,作《道统论》、《历代贤王传》。寿七十二"。《中华标点本604页)2.《明宪宗实录》卷92:"(成化七年六月)壬戌,周府镇平王有薨。王,定正之第八子也,母妃周氏,洪武庚辰生,壬午册封镇平王,至是薨,年七十有二,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溢曰恭靖"。3.《明嘉靖河南通志》卷8:"镇平恭靖王,定王子,薨,子荣庄王嗣……"。4.明·焦f:《献征录》卷1:"镇平恭靖王有,周定王第八子也,母周夫人,建文庚辰八月生王于云南蒙化。文皇帝即位,复定王封。王方数岁,封镇平王。稍长,嗜学工吟咏,兼通书画,凡骑射,鞠蹙诸使艺靡所不习,尝读《中庸》默有悟解,作《道统论》几万言;又采历代公族贤者,自夏五子迄金元百余人,作《贤王传》若干卷;著《德善斋诗集》、《菊图谱》。寿七十三薨"。5.明·朱谋:《藩献记》卷......
一九一二年三月同盟会改组再认识
作者:王中茂
一九一二年三月同盟会改组再认识王中茂1912年3月,中国同盟会由秘密组织改组为公开政党,对此,学术界长期以来非议颇多,为了还历史以本来面貌,重新认识这次改组,很有必要。本文拟就改组的背景、改组后的同盟会政纲、党务及斗争实践,谈一点粗浅看法。中国同盟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组织松散、政见歧异、成员纷杂的政治团体。武昌起义后,各种势力杂沓涌入,以致它的成份愈加复杂、会员思想愈形紊乱。原来闹分裂的,没有捐弃成见;骤膺高位的,不愿再蹈险阻;意志不坚的,逐步被旧官僚立宪派拉拢过去;求官失意的,愤懑不平;民主思想不足的,不愿再坚持斗争。加之它的主要干部如汪精卫投降变节,章太炎四处散布"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更使其内部混乱加剧。孙中山回国后,针对同盟会的现状,召开了有旅沪各省分会负责人出席的本部临时会议,改订了同盟会章程,发表了宣言。宣言分析了形势,批判了"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论调,强调同盟会造成"灵敏机关"、结成"坚固不拔之群",实为"今日之急务"。并申明革命党的责任"不卒于民族主义,而卒之于民权、民生主义","必完全贯彻此三大主义而无遗"①。但是,这次会议对于同盟会怎样......
五四以前无政府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关系
作者:马小泉
五四以前无政府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关系马小泉社会主义思潮在19世纪的欧洲十分盛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创立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是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的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无政府主义正是流行于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种小资产阶级思潮,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在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中间横着一条鸿沟"①。那么,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这一问题之前,先要澄清两点史实:第一,社会主义思潮几乎是与无政府主义思潮同时传入中国的(甚至还要早一些)。1902年赵必振翻译《社会主义广长舌》,就是以宣传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通俗读物。次年他又翻译了日人福井准造的《近世社会主义》。这部著作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概况,是中国最早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部译著。此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做了许多宣传工作。只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所限,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未能在中国迅速发展。直到五四时期,随......
试论近代中国海关完全殖民地化的特征
作者:康之国
试论近代中国海关完全殖民地化的特征康之国从1842年至1927年间,中国近代海关经历了半殖民地化的形成、发展及完全殖民地化几个阶段。以往,学术界仅就中国近代海关半殖民地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则拟从海关的行政管理权、税则税率的制订权、关税的征收、保管及支出权等方面,探讨近代中国海关完全殖民地化所表现的几个特征。一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行政管理权1854年,英、法、美三国驻上海领事乘上海海关无人管理之机,宣布成立一个由三人组成的"税务管理委员会",建立起所谓外籍税务监督制度。1858年11月,英、法、美三国强迫清政府在上海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①等。1859年5月,钦差大臣何桂清奏请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执行"各口划一办理"。1861年1月,清政府正式任命李泰国为总税务司。1863年11月,清政府又正式任命另一个英国人赫德为总税务司,这样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在外籍税务司制度下,中国海关的人事任免权、行政事务管理权等均操纵在外国人手中。首先,总税务司的任命是由外国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来......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青年杂志》第一卷
作者:张涛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青年杂志》第一卷张涛《新青年》是现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最重要的杂志。它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每月发行一号,六号辑成一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改称《新青年》,后来再版时第一卷亦题名《新青年》。《新青年》第一卷为陈独秀个人编辑。就第一卷各期目录观之,其体裁可分评论、文学作品、述学、英汉对译、人物传记、国内外大事记、通信、世界说苑等。《新青年》第一卷共149篇,著作130篇,译作19篇,其比率大约是7比1,以著作为主。而有关"科学"、"戏剧"、"小说"等的作品均为译作。《新青年》第一卷以著作为主,其言论却主要是介绍西方文化,主张以西方自由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思想革命。它肯定性地介绍中国文化的"中国旧学"、"旧体诗"、"中国体育"三类共6篇作品,占总篇数的4%。虽然肯定性地介绍中国文化的作品量小,然而它确表明《新青年》创办之初绝非对"国粹"一概否定。在第一卷第三号上,陈独秀评谢无量《寄会稽山人八十四韵》诗为"深文馀味,希世之音也,子云相如而后,仅见斯篇。"作为《新青年》编者的陈独秀于此处并未否定旧体诗。更甚之,在《新青年》第一卷中刊......
五四后文化运动新势力的兴起
作者:洪峻峰
五四后文化运动新势力的兴起洪峻峰五四爱国救亡运动对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是前几年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论及这个问题,都强调五四运动促使原来启蒙队伍的分化。胡适晚年也一再强调五四运动是对启蒙运动的"政治干扰",断言它导致了启蒙的中断。其实,五四运动虽然促使部分新文化人转向现实政治,但却推动了某些社会政治势力投入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运动新势力的兴起,从而造成了"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正如周作人晚年在回忆录中所说的:五四运动后,文化界的"新势力俄然兴起,因此随后的这一个时期,人家称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其实是也很确当的"①。本人文从五四启蒙角度对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和以梁启超为首的研究系文人,这两股文化运动新势力的兴起作一探讨。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在"五四"后投入了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新文化界的一股新兴势力。"二次革命"失败后,第一次护法又告失败。1918年6月下旬,孙中山回到上海,杜门养晦反思。他的结论是:革命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革命党人受"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的毒害,因而对于革命学说、革命宗旨和方略信仰不笃所致。据此,他把破除"知易行......
论建国前后毛泽东、刘少奇的分歧及其本质
作者:于风政
论建国前后毛泽东、刘少奇的分歧及其本质于风政1949年3月,中共中央带着建设新中国的完整方案进入北京。这个方案是根据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由1948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和翌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的。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状况都处于最佳状态,实施和实现这个建国方案的主观条件是具备的。然而,就在它的一只脚刚刚踏进新中国大门的时候,它的领导核心中就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这就是毛泽东、刘少奇在农业合作化等若干重大问题上的分歧。这一分歧,是建国后党内一系列矛盾和斗争的发端。正确认识毛、刘分歧的性质,对于理解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内部的矛盾冲突和共和国前进道路上的起伏波折,是很有帮助的。建国前后毛、刘的分歧,具体表现在三个问题上,即毛对刘的"天津讲话"所表示的不满,毛、刘对于农业合作化的不同态度,毛对于"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提法的批评。1949年4、5月间,刘少奇在天津调查期间多次发表讲话,针对党从农村转入城市后一部分干部在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的"左"的倾向和资本家由于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而惶惶不可终日以至影响生产的实际情况,向党内外各界人士阐述了党在新......
论建国后社会公私观的嬗变
作者:刘洪英
论建国后社会公私观的嬗变刘洪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私有经济成分的演化,人们的公私观念发生了三次嬗变。特别是第三次嬗变,引起的社会震撼更为强烈,大有从50年代的崇公恨私一变而为公私兼顾甚至"崇私"、追私之感。如何评判和重塑社会主义公私观念之体系,以确保现代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一嬗变历程第一次嬗变是从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人们从原来的私有观念中变得开始崇尚公,追求公。这一时期,农民和手工业者看到了合作化是实现其多增产、生活改善等目标的好办法,志愿加入高级社,走上集体化道路;私营企业中工人追求国营经济生活有保障等优越性,资本家追求国营企业效益好,分成多,从而要求公私合营。到1956年,全国农户的87.8%加入了以土地和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作价归公特征的高级社,91.7%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99%的私营工业户和82.2%的私营商业户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公有制度基本确立,崇公灭私的社会观念基本形成。第二次婚......
也谈十五世纪西欧农民个人力量的发展及其影响──与毕道村先生商榷
作者:王勇
也谈十五世纪西欧农民个人力量的发展及其影响──与毕道村先生商榷王勇《史学月刊》一九九三年第五期发表了毕道村先生的《十五世纪西欧农民个人力量的发展及其影响》一文(以下简称《影响》)。该文认为15世纪西欧农民个人力量的发展的结果不仅不是西欧封建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反而使自然经济强化,城乡商品经济全面衰落。读后,笔者在惊讶之余,对原文进行了反复研读,参阅了有关中外文史籍,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谨在此与毕先生商讨。15世纪西欧农民个人力量的发展和普遍富裕,是否像《影响》所说:使农民的自给性加强,农村的自然经济强化,城乡商品经济全面衰落呢?历史的实际情况截然相反。(一)农民出售产品和劳动力的情况增加,农民经济的自给性减弱15世纪租税的下降的确减轻了农民出售农牧产品和劳动力的压力,但结果并不是像《影响》一文说的那样,农民只是把大量的产品留给自己,以改善生活并休养生息。随着劳动生产率和净余率的提高,农民自然要拿出一部分属于自己的产品用于改善生活,但同时也要以很大一部分用于销售。如15世纪英国的克利夫、汉伯瑞、哈特利伯瑞和凯姆西等几个庄园中,农民经常把他们的剩余产品卖给"......
卫辉发现明代汝王珍贵资料
作者:安喜平
卫辉发现明代汝王珍贵资料安喜平1990年12月,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乡黄山村一座明墓被盗。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砖石墓,有石门、墓道,有东、西两个耳室,座北朝南。有棺床(青石板,线刻双凤纹)。未见棺椁。经文物工作队抢救性发掘,清理出文物四十二件,均为釉陶。其中陶灶1件,奁1件,折沿浅腹盆2件,深腹盆1件,蜡台2件,带盖罐5件,小碗1件,大碗3件,贯耳高足壶2件,小久件,鸡心壶1件,浅腹盘7件,小酒杯1件,敞口平底小壶1件,浅腹盆2件,黄绿两釉罐1件,圆垫托1件,锅盖1件,爵3件(残),提梁壶(残)1件,甑2件(残),敞口圆底盆1件,墓志铭一合。墓志一合,石质、方形,志盖为六十四厘米,志文为六十五厘米。志盖:汝王次妃晋氏扩志文。志文11行,行18字,为正楷。志文如下:妃晋氏,民晋文通之女,弘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嘉靖二十四年闰正月初八日敕封汝王次妃,嘉靖三十年三月二十六日以疾薨,享年五十三岁。讣闻,上赐祭,命有司营葬如制,以嘉靖三十一年四月初九日葬于汲县黄山之原。呜呼!妃以贤淑作嫔宗藩,享有荣封,贵富兼箅,兹以今终,夫复何憾,爰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汝王......
美国“牧畜王国”的兴起及其发展
作者:周钢
美国“牧畜王国”的兴起及其发展周钢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西部的牧畜业持续蓬勃发展了20余年。在东起密苏里河、西至落基山、南起红河、北迄加拿大萨斯喀切温的广阔地域内,迅速崛起了一个"牧畜王国"。在美国工业化不断深入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进程中,西部的牧畜业成为当时合众国内获利最多的行业之一。"牧畜王国"的兴起和发展,是"西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19世纪中期以前仍被称为"美洲大沙漠"的大平原地区得到开发,加速了西部美国化的进程,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牧畜王国"的兴起,发端于得克萨斯。在西班牙殖民者统治时期,墨西哥牧民于1690年已把牧牛业扩展到了得克萨斯。19世纪30年代美国人移居得克萨斯沿海地区后,美国东部牛和墨西哥牛混杂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得克萨斯长角牛。以圣安东尼奥为顶点的得克萨斯的最南部地区,很快成了"得克萨斯牛王国的摇篮"①。那块巨大菱形绿地,不仅气候温和,牧草丰盛,而且有丛林遮荫。新的牛种──得克萨斯长角牛在这有利生长的"摇篮"里,迅速繁衍起来,并广布到得克萨斯所有的草地上。1845年得克萨斯被美国兼并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经营牧牛......
一次有益的尝试──尼翁会议述评
作者:高自省
一次有益的尝试──尼翁会议述评高自省尼翁会议是1937年9月10日至14日英、法、苏等九国在瑞士小城尼翁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对当时意大利法西斯在地中海的海盗行径进行制裁。由于与会各国的合作精神和强硬态度,使这次会议基本获得成功。这次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受法西斯威胁的国家建立集体安全的一次有益尝试,对30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对德、意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但为什么在1937年间它们在尼翁会议上却要联合包括社会主义苏联在内的力量来对意大利法西斯的海盗行径进行制裁呢?在国外,有人认为:尼翁会议仅"是一个偶然事件"①。但历史证明,尼翁会议是当时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矛盾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尼翁会议是英国帝国主义和意大利法西斯在地中海上的矛盾长期发展的结果。30年代中叶,由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意大利法西斯在地中海上的地位不断加强,直接威胁了地中海航道的安全,打击了英国在地中海上的利益。于是,英意双方在地中海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斗争。意埃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又在多德卡斯群岛设......
邓小平史学思想初探
作者:陈富安
邓小平史学思想初探陈富安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学术界对他在诸多领域的伟大贡献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而对他的史学思想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事实上,邓小平的史学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作出了重要发展。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一强调"以史为镜",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古老国家。历代帝王大多设有"史官",专管修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十分重视研究历史,创立了马列主义的史学理论。邓小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成为他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即高度重视研究历史,真正做到"以史为镜"。首先,他总是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阐明重要的理论问题。在邓小平的论著中,有许多篇章都是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论述现实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一篇《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即是其典范。在该文中,他分析中华儿女是要站在最前线与日寇拼命的,这是动员新兵入伍的良好条件,但动员工作仍有困难,一些人不愿参军,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第一条就是历史原因,即邓小平指出的:"由于历史上'好子不当兵'的传统观念我们还未能.....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教育观
作者:卓金秀,李新华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教育观卓金秀,李新华明清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转折时期。伴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市民阶层的诞生,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及西方自然科学成就等的传入,以及明清之际王朝更替引起的剧烈的社会动荡,从而在中国的知识界,导致一场以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研究为核心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的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陈确、唐甄、颜元和李b等人。这些人由于本身从事教育工作,因而在反对封建专制政治,反对空谈性理的学术文化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主张,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他们的教育主张是在反对宋明理学的斗争中产生,因而具有明显的反理学特点。关于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首先涉及人的天生素质,即所谓的"人性"。理学家们认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人禀受"天理而来的",是浑然至善的,不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而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人如禀受"清气"和"正气"就成为善人,禀受"浊气"和"邪气"就会成为恶人愚人。教育的作用就是改造其气质......
晚清政治格局及权力结构的变化与近代化进程
作者:陈今晓
晚清政治格局及权力结构的变化与近代化进程陈今晓晚清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变化之一是中国开始对近代化的探求。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力与内力的相互作用下,清朝传统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具有改革意识的新的政治派别崛起的条件下起步的。近代化的每一重要环节几乎都与传统内部政治格局及权力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清朝政府作为封建专制主义政权,不仅具有历代王朝集权政治的特点.更由于是一个以满人统治为核心的政权,使集权政治更加强化。统治者们运用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来坚决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及固有的统治秩序,甚至"把控制效率(利用诱惑和恐吓)提高到窒息了官僚阶层内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地步。"(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第274页)直至鸦片战争前,在外迫强敌,祸在眉睫的情况下,清王朝依然昏昏沉沉,毫无生气。然而,随着资本主义潮流的东来,"当中国与整个世界变化日益结为一体,并日益卷进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之中时,中国的政治构架和特征就发生了深刻而不可逆转的变迁。"(同上书,第275-276页)1840年,英国资产阶级以"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十数年后,列强再一次破门而入......
梁漱溟的儒家政治人格及其社会实践
作者:马瑞
梁漱溟的儒家政治人格及其社会实践马瑞梁漱溟出生在一个笃信儒学的仕宦之家。梁氏家族的列祖列宗虽无高官显宦,又无名家大儒,但却世代笃信儒家学问,历代皆是有很好教养的儒家信徒.这个家族对梁漱溟的影响是良好的。尤其是其父梁济,自幼就养成了传统儒家的品格和心性,同时又继承了父辈们良好的儒家学识,笃实、坚贞、意趣超俗、行为端正。正如梁漱溟评价其父亲的品格气魄是符合于"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的儒家信条和道德规范。梁济虽恪守着儒家的传统道德,但却不腐和保守,他追随着儒家传统富有生命的一端,追踪着时代前进的脉动,成为通经致用的进步型儒者和深切关心中国命运的改革主义者(马东天:《梁漱溟传》,第9页).这无疑对梁漱溟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重大。梁漱溟正是在日后秉承了其父亲的思想和品格,成为当代新儒家首创山林的先驱。传统的儒家最高理想境界是"内圣外王"。《大学》开宗明义便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被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弘扬爱国反帝的革命传统──学报史上光辉的一页
作者:宋应离
弘扬爱国反帝的革命传统──学报史上光辉的一页宋应离作为传播交流文化科学知识,探究学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的大学学报,如果从1906年6月的苏州东吴大学的《东吴月报》算起,至今已近一个世纪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记下了它传播、交流、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业绩,也铭刻着它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反法西斯战争,抗击、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反帝精神,这是学报史上光辉的一页,值得弘扬光大。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国难当头,民族危急。在这亡国灭种之际,我国的一些进步报刊和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侵略我国之罪行。上海交通大学创办的学报──《交大季刊》,于1931年10月,在全国率先出版了第7期,即《抗日特刊》。编者在其《卷头语》中陈述:"本期的季刊,原为工程号,应当于秋季出版。适值日人肆其暴行,夺裁沈阳,消息传来,薄海国愤,出版委员会遂决议将本期工程号,改为抗日特刊"。(交大季刊》1931年10月第7期)编辑计划和内容的改变,刊物的提前出版,反映了编者反对日本侵略者的自觉行动和广大爱国者的要求......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浅议
作者:吴灿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浅议吴灿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认真研究这次合作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一国两制"提供了经验和镜鉴首先,第二次国共合作就其合作方式的主要方面来说,基本上是一国之内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的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两种独立的武装力量的合作。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有几百万,控制着广大地区,担负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初期虽然只有约四万军队,但这是一种新型的人民军队,为国民党正面战场起了战略配合作用。共产党的军队名义上隶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但实际上保存了中共的绝对领导地位。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性质截然不同。操纵着中央政权和大部分地方政权的国民党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长期坚持其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和其它各抗日根据地,则建立起各级"三三制"政权,即在政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1/3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在社会经济、思想和文化教育等方......
建设当代史学评论学科的奠基作──读《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作者:田夫
建设当代史学评论学科的奠基作──读《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田夫《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版),是霍林东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记得将近四年前,从《文史知识》上初读翟林东先生的专栏文章《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时,就曾生发过许多感受和联想。现在作者将专栏文章汇集成书,当笔者重读这部力作时,更感受到它的份量,愿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发表出来,与学界同仁切磋。一奠定了史学评论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80年代初,史学界便有人提出建设史学评论学科的问题,并不断有一些文章出现。然而,多数文章都是一般地谈论史学评论的重要性,很少有人对史学评论的范畴、体系,如何建立这一学科等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1985年,吴泽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出版,该书辟专章讲述"史学评论",用几万字的篇幅讨论了"史学评论的性质"、"史学评论的标准"、"史学评论的作用"等问题。吴著《史学概论》第一次系统讨论了史学评论的基本问题,但要把史学评论作为一个学科去建设,这些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翟林东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以下简称《纵横》)一书,虽然不是正面讨论现代史学评论学......
一部开创性的中国史著作──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评介
作者:苏晋予
一部开创性的中国史著作──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评介苏晋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学科的分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以往不曾有的或不被重视的学科会脱颖而出,迅速得到发展。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便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中国历史的一门新兴学科。认真地说来,在中国古代并不存在一套独立、完整、系统的社会治安制度和思想体系,其所以如此,是由于中国古代长期形成的军政不分,军警不分和司法刑狱等的不分所造成的。社会治安问题,是任何社会形态的国家政权都十分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生产和人民的正常生活就难以进行。社会治安的好坏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正常发展的大事。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一直没有作独立、系统、完整的研究,更无专门的学术论著问世。河南大学朱绍侯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的出版,填补了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项空白,也为日后中国治安制度史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全书约65万字,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夏、......
对唐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昭陵碑石》评介
作者:牛致功
对唐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昭陵碑石》评介牛致功1993年12月,三秦出版社出版了《昭陵碑石》一书。这部巨著,共有图片180余幅,文字约40余万字,计260页。是由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吴钢同志主编,昭陵博物馆张沛同志编著的。该书的出版,是对唐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昭陵碑石》是唐太宗昭陵现存石刻文字的全集。该书共收录了今昭陵博物馆收藏的以及散存在陵园的陪葬墓神道碑43种,出土的陪葬墓墓志铭46种,新出土贞观、永徽中诏书刻石2种,镇墓石1种,原昭陵北阙诸蕃君长石像座题名7种,陵园寺院所遗塔铭,经幢4种,封域之内及其左右遗留的宋、金、明、清四代与昭陵有关的碑刻12种,共115种。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前人的有关著作。据统计,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及欧阳的《集古录目》著录19碑,赵明诚《金石录》著录33碑,田的《京兆金石录》著录51碑,明清的有关著作还不及此数。清末罗振玉广搜博采,以二年之功,并得海外拓本,编成《昭陵碑录》及《昭陵碑录补》,可谓集昭陵碑石之大成,前后仅著录33碑。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又陆续发现大量的墓碑与墓志,故而为该书从数量上超过前人提供了条件。其......
楚文化研究的新进展──评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
作者:张得水
楚文化研究的新进展──评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张得水楚文化是因楚人和楚国而得名的一种先秦区域文化,它同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一起,并称为盛开在长江流域的三朵区域文化之花。然而,荆楚北疆同辽阔中原毗连,当楚文化刚刚发轫之时,便同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随着楚国势力的北进,翦灭中原诸国,逐鹿中原,使中原地区的楚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加强中原楚文化的研究,无疑会推动整个楚文化的研究进程。马世之先生多年来潜心从事于楚文化史的研究,终于付梓《中原楚文化研究》一书(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关于中原地区楚文化的第一本专著,其"筚路蓝缕"之功,已足可为学术界所称道。中原楚文化,是指楚人在中原地区所缔造的文化而言,它是楚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江汉流域楚文化相比,无论是在发展阶段还是文化特征方面,虽大体类似,但又不尽相同。二十余万言的《中原楚文化研究》一书,从中原地区的远古文化入手,对楚文化的历史渊源、楚的立国与建都、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势与文化、楚灭中原诸国与文化,以及中原楚文化的发展阶段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