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图的原始意象
作者:国光红
论太极图的原始意象国光红太极图自南宋重新发现而传世以来①,学者们对它的原始形容及涵意颇多猜度之辞,可谓见仁见智,然皆未获的证,可无论。笔者认为,对太极图原始形容的研究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密切地结合原始《易》理,否则,只据仿佛象之而立说,则无异乎说梦,无论多么离奇、新颖,却难以取信于人。因此,笔者的考证即从先天《易》理入手。一先天《易》理《系辞传》传说作于孔子,此说虽未必可信,但它却是言《易》之唯一先秦论著,故论先天《易》理舍《系辞传》无从下手。《系辞上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有太极"的措辞与"是生两仪"云云不同,《易》与太极不是相生关系,由太极"生"的两仪可以象征天地,而"易与天地准"(《系辞上传》),因此,太极与《易》是对等关系。这种对等关系决定了太极图的原始形容与涵意必然与先天《易》理吻合。以往的学者企图从易字索解《易》之所以得名,其实就是对《易》理之探讨,如郑玄就说过:"《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②,汉代的纬书则云:"日月为易"③。可惜这些说法虽或可以论后天之《易》,而与先天《易》理则相......
孔子之道“义”以贯之
作者:韩石萍
孔子之道“义”以贯之韩石萍孔子自述"吾道一以贯之"。①这个"一以贯之"的"一",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长期关心和讨论的焦点,可谓众说纷坛,至今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是以下几种:仁、礼、忠恕、中庸。笔者以为,孔子之道"义"以贯之,本文拟就此陈浅见于方家,诚希读者诸君不吝赐教。一"义"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义"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24次,但如同其它的主要概念一样,孔子本人并没有对它给出确切的界说。孔子之后,历代儒学大师对此多有考论,这给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主要的如:"义者,宜也。"②"义者,天下之制物也。"③韩愈也说:"行而宜之之谓义。"④朱熹曰:"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⑤孟子称;"义,人之正路也。"⑥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对"义"作了较为正确的解释。"义"在春秋时是用得比较广泛的概念之一,《左传》中就有不少记载,孔子则把"义"的概念大大地发展了,关于孔子所述之"义"的基本涵义,荀子的体会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他说:"义,理也。"⑦这个"理"就意味着"义"是万事万物(包括人和社会)的运行准则和方式,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理,是事物质的规......
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
作者:莫金山
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莫金山盟会是春秋时期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其数之多,种类之繁,涉及面之广,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空前,而且绝后。据笔者粗略统计,一部《左传》记述了四十一国一百五十余次盟会。当时诸侯之间、列国之间的矛盾纠纷的形成和解决常诉诸盟会。春秋时期许多有影响事件的出现,都与盟会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盟会是了解春秋社会的一个窗口。有识于此,本文拟对之略作分析论述。谬误之处,敬祈指正。关于盟会的产生,《谷梁传》隐公八年云:"诸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近世有的学者认为,盟会源于夏商。有的则将它推迟至西周衰世。其实,盟会的起源比人们想象的要久远得多,最初的盟会当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时代。根据传世文献,盟会在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国语·楚语》云:"少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神同位,民读齐盟,无有异威。"到了夏代,据《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山,执玉帛者万国。"昭公三年亦说,夏桀曾举行过"仍之会"。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看,殷商时期盟会已有一定的发展。盟:甲骨文作"......
唐代文人的政治命运求因
作者:程遂营
唐代文人的政治命运求因程遂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心理结构,以开明、开放和科举选官为特征的唐代政治环境,促成了唐代文人功名化的政治理想、多样的入仕途径和广泛的政治参与。文人积极的入世情怀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极大地影响了一代士风和整个社会风气;大批文人的入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吏治的清明和社会的公正。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唐代盛世局面形成鲜明对比,唐代文人个体都有着惊人相似的多舛政治命运。综观有唐一代文人的一生,他们大多有着壮志的青少年、坎坷的壮年和失意的暮年三部曲。王维、李白如此,韩愈、白居易如此,柳宗元、李商隐也莫不如此,即如官居相位的房玄龄、张九龄,官卑职微的刘、徐有功等也无不是这样。见于两《唐书》文苑、文艺传和见于《唐才子传》等涉足政坛的文人的政治命运也都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这种政治命运的特点使他们感到彻骨铭心的苦恼。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因为坎坷的政治命运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但那并不是基于对命运本身深刻透视后的清醒而出现的自发行为。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对造成文人命运的深层因素作一探讨,以期发现某些表象背后的实质。一政......
关于武则天杀害文武大臣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先昌
关于武则天杀害文武大臣的几个问题张先昌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武后之忍》条写道:"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新唐书·高宗本纪》赞称:"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战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史臣也说;"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武则天统治时期,果真政治如此黑暗,国无宁日,人人自危?笔者在阅读两《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及《资治通鉴》的有关章节时,既有同感,也产生诸多怀疑。作此文以为探讨。一武则天杀害文武大臣个案分析武则天杀害的文武大臣,是否属于滥杀?只有对其进行广泛的个案分析研究之后,方能作出结论。本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且直接由武则天决定处死的人物作为突破口,试图说明这一问题。1.关于裴炎被杀。裴炎,维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从小聪明好学,精通《春秋左氏传》、《汉书》。明经出身,历任兵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中书令。永淳元年(682年)......
明清政府回族政策比较研究
作者:胡云生
明清政府回族政策比较研究胡云生民族问题是每个朝代都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明清时期是回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两朝的统治者对回族问题都做出了不同的决策,收到的效果亦截然不同。比较和研究明清两代回族政策之不同,对于当前正确解决好回族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对回族信仰和习俗态度之不同由明至清,统治者对于伊斯兰教的态度是由宽容怀柔,而逐渐限制、歧视而灭绝的。明太祖以布衣而有天下,得到了不少回回人的帮助,因此明廷对伊斯兰教极力褒扬。以怀柔为主,防范为辅。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尊崇伊斯兰教,使回族的宗教活动受到法律保护。回族成员都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尊崇伊斯兰教,是对回族实行怀柔政策的主要内容。"明太祖、成祖、武宗等都表示尊重回教,并且为回教敕建清真寺。洪武年间,特令回回太师尔其为翰林院编修,专任翻译回教经典"①。洪武廿四年,明太祖又御书"至圣百字赞",颁扬穆罕默德为"亿兆君师,至圣领袖",是"仁覆天下,道冠古今"②的至圣贵人。此"百字赞"成为明代回族伊斯兰教自保之护身符,在各地清真寺中,广为传抄、张贴。为让宗教上层能"敬天事上,劝率善类,阴翊皇帝,导化群迷"......
赌博与近代士林风气散论
作者:涂文学
赌博与近代士林风气散论涂文学提到赌博,人们总不免将其与市井中人、帮会无赖、商贾政客连在一起,很少想到清雅狷介的士大夫也会涉足赌界,甚至沉湎其中的。的确有不少文化人以卫道者自居认赌博为不耻,"考之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①因之"圣人不学,学者不览。"②但殊不知文人们也并非桃园之人,方外道客。士大夫中间以云博、格塞、棋奕为雅尚者不少,如果碰到责难或者有心理不平衡之时,就会搬出孔圣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平己"③的箴言,或防人之口,或聊以自慰。于是,千百年来文人们参赌聚赌之事代有发生,不绝如缕。传统士大夫参赌聚赌原因,除了普通人性因素以及文人们特有的"雅尚"外,似乎都与社会变动相关,在社会剧烈动荡的特殊时期,士子们参赌成风自然有特殊的内涵,对于他们来说,赌博或者是一种对于名教束缚的抗争与发泄;或者是一种对于社会变动、英雄末世的傍徨与无奈;或者干脆就是一种嗜好,一种中国传统士大夫于案牍劳形之余特有的消遣方式……传统士大夫与赌博的关系格局对于近代知识分子有所影响。晚清以至民国的不少文化人......
康有为的国外游历与《大同书》
作者:陈秀湄
康有为的国外游历与《大同书》陈秀湄戊戌政变之后,康有为亡命海外长达十六年之久,其间他曾三次周游世界,游历了数十个国家,"考求政治,比较中西"①,获得了丰富的世界知识和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从而为他的名著《大同书》的修改提供了新的资料。游历所得,成为《大同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使他的《大同书》带上明显的西方胎记。本文拟对《大同书》的成书与康有为十六年的流亡游历之间的关系作一考察。一《大同书》是近代著名维新思想家康有为的重要著作之一。梁启超称《新学伪经考》"比飓风",称《孔子改制考》"火山大喷火也",称《大同书》"大地震也"②。在长期的孕育中,由于康有为对《大同书》一直"秘不以示人"③,到了1913年才在他自己创办的《不忍》杂志上发表了该书的甲、乙两部,尚有八部直到康有为去世均未付梓。1919年长兴书局将这两部刊印成单行本,名为《大同书》。康有为自序:"此书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今先印甲乙两部。盖已印《不忍》取而印之,余则尚有待也。"至于该书的缘起,康有为《大同书题词》称:"吾年二十七,当光绪甲申(1884年),清兵震羊城,吾避兵居西樵山北银塘乡之七桧园......
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
作者:任军
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任军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绚丽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这一理想时,往往仅分析他的《大同书》,忽视了他的大同思想的形成过程,因而很难对大同思想作出客观的评价。事实上,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但与康有为探索真理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过程同步发展,而且也和他的宇宙观、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的形成密切相关。笔者以为,从1884年他集早年研究成果,"语大小齐同之理",1885年又"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到1902年写出《大同书》,经历了他苦读、极思、游学、入仕、归隐、避居等近45年的人生历程。本文试就康有为大同思想形成的具体内容及过程,略述陋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大同思想的酝酿阶段酝酿阶段以康有为的早期著作《人类公理》、《公理书》和《实理公法全书》、《康子内外篇》为代表。康有为自称于1885年"从事算学,以几何著《人类公理》"①,随后两年中又继续"作《公理书》,依几何为之者","编《人类公理》,游思诸天之故,则书之而无穷也"②。然而,遗憾的是这部著作未能保存下来,我们已无法弄清它们......
清末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划分评析
作者:张神根
清末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划分评析张神根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影响财政分配在整个国民经济分配中的份额,政府职能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影响各级政府财政分配在整个财政分配中的份额,亦即决定了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的划分。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政府职能的变化,国家、地方财政分配也随之改变。历史发展到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国家的职能日益增强。近代国家的财政便一改封建国家财政规模较小、分散不统一的特点,在财政规模扩大的同时,根据国家职能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建立了财权统一于中央,明确划分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的近代财政体制。该体制规定:主要财政收支都归中央掌握,地方虽保留一些收支,但不占重要地位。中央政府一般都实行某种形式的对地方政府的补助,以协调地方的发展,从而保证中央政府担负军事外交等重大国家职能,同时也兼顾了地方发展经济、教育的基本职能。近代以来,中国财政问题严重,其中国家和地方财政关系是关键,历届政府都试图加以改革。本文选择晚清朝廷的改革,加以解剖评析,以求教于同行。一清末国家财......
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
作者:李占才
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李占才民风民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它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但又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而进化的。近代中国,随着"洋货"的输入和"工业文明"的传进,"洋风"、"洋俗"便不可避免的"扑面而来",与传统风俗发生"碰撞",引起中国传统风俗的大演变,既有消极效应(如吸食鸦片等),更有积极的进化。这一变化过程,人们称之为"西俗东渐"或"欧风东渐"(其实也包括"东洋"日本之风俗"西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铁路的"输送"和"传播"作用,不可忽视。本文择其主要表现,略作论析。一民俗心理的更新民风民俗的变化,尤其社会风尚、社会观念的变化,总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近代中国,人们对待与国计民生有着巨大益处的铁路,就有一个从排斥到接受与欢迎的过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上海外国洋行曾提出修筑上海至苏州铁路的要求,被清政府断然拒绝。英国铁路工程司史蒂文生(Macdon-aldStephenson)来华考察,向清政府提出一个庞大的"筑路计划",建议清政府自办铁路,也被清政府视为"空中楼阁"而不屑一顾。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
《明史》补佚一则
作者:范沛潍
《明史》补佚一则范沛潍《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557页缺佚)按:周定王有十五子,其第十五子曾封"固始王",《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遗漏此栏。查:l.《山堂别集》卷34:"固始王有□,定第十五子。无子除。"(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5页)2.《藩献记》卷1:"……(定)王之子十有五人,皆袭组受茅祚。今周藩众爵五千有奇……"(杭州抱经堂书局印本)3.《明嘉靖河南通志》卷8:"固始王,定王子,薨,亡子"。又同书卷19:"固始王□墓,在府城西南"。4.《国朝典汇》卷13,《宗藩上》,在定王第十四子"胙城"郡王后有"固始"郡王条。5.《罪惟录·诸王列传》:"按定三十五支,镇平王有,慕善,多材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1页)以上资料说明,周定正实有十五子,且第十五子亦封"固始"郡王。所以,应在《明史·诸王世表一》,即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557页第二栏"胙城庄简王有烦,定庶十四子,宣德二年封。景泰四年薨"后面补一栏:固始王有□,定庶十五子,薨,无子,除。《明史》作十四子,有阙佚。《明史》补佚一则@范沛潍
胡适与李大钊关系论
作者:龚书铎,黄兴涛
胡适与李大钊关系论龚书铎,黄兴涛一胡适与李大钊是中国现代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类知识分子代表。他们最终选择的道路和结局是完全不同的。然而,他们俩人的私人关系却一直很不错,算得上是一对特殊的朋友。胡适和李大别的相识,大约在1917年底和1918年初。但他们彼此知名,可能还要早些。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日本留学时,都是章士别器重的《甲寅》杂志撰稿人。而陈独秀和章士别在1915年底以前都曾向留美的胡适约过稿,章士钊还寄去《甲寅》杂志让他帮助代售①。这都使胡、李相互知名成为可能。1916年春,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颇有影响的《青春》一文。1917年初,胡适也在该刊登出富有盛名的《文学改良刍议》。几乎同时,胡适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次年2月,李大钊也被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这样,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理想,他们先后投身于《新青年》阵营,并相继跨入北京大学的大门。1918年1月,《新青年》杂志改为同人编辑,编辑6人,胡适和李大钊都名列其中。从此,他们既为《新青年》编辑同人,又为北京大学同事,其交往和感情逐渐密切起来。在1919年7月以前,胡适和李大钊之间,不仅有编辑事务和文化运动问......
关于重庆国民政府的几个问题
作者:杨光彦,张国镛
关于重庆国民政府的几个问题杨光彦,张国镛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同德、日、意法西斯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生死大搏斗。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这场反法西斯大搏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这场全民族抗日自卫战争中,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号召、推动和无可辩驳的中流砥柱作用,就不可能出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就不能胜利。同样,如果没有国民政府的响应和参与,也不可能形成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因此,在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前提下,也应当实事求是地研究、评价重庆国民政府对抗战的参与和贡献。我们仅就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的有关几个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以期得到方家教正。一重庆国民政府的由来重庆国民政府,是人们对为适应中国抗战需要而由南京移驻重庆后的国民政府的称谓。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推动下,指挥其军队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正面抵抗。10月,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失利,首都南京濒危。10月29日,蒋介石在南京国防最高会议上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在讲话中,蒋介石首次公开......
马克思关于印俄农业村社及其前途论述的比较研究
作者:郑祖铤
马克思关于印俄农业村社及其前途论述的比较研究郑祖铤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关系到东方社会选择发展道路和前途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个重大理论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阐释和未能被实践所完全验证,因此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农业公社及其前途的论述,又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依据。马克思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印度和俄国的农业村社分别作了着重的研究和典型的分析。但是,马克思生前一直未曾对印俄"村社"进行过直接比较,却对两国村社的发展前途作了完全不同的预测。如何理解马克思对印俄村社及其前途的论述,便成为全面理解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关键问题之一。一马克思对东方农业公社的认识,是从19世纪40-50年代之交才开始的。40-50年代之交,马克思见到哈克斯特豪森关于俄国村社土地所有制的发现;50年代初,他又读了资产阶级东方学的大量著作和报告,并开始研究印俄社会。1853年,马克思分别写了《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对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和《选择──财政困难。──萨特伦德公爵夫人和奴隶制》等论文。对印度,马克思运用历史追述和逻辑推论方法,剖析了村社与......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初探
作者:王皖强,黄亚红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初探王皖强,黄亚红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史称"第二次大觉醒"的宗教复兴浪潮席卷了全国,并激发起一个慈善改革的热潮。在芬尼派福音教义的感召下,美国妇女开始走出封闭的家庭,投身于福音运动和随后的改革运动之中,从而走到了社会生活的前台。她们逐渐认识到男女的不平等,开始为争取妇女的权利作斗争。其中,伊丽莎白·斯坦顿和苏珊·安东尼领导的选举权运动声势最大,也最深刻地演绎出了女权运动的内涵。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交通革命"的深入开展和新工业主义的成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人均产值在1790-1840年间平均每年递增1.3%①。到1860年,美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英国,位居世界第二。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沿交通线发展起来的商业城镇吸引了各地的制造商、贸易商和金融投机者,他们的到来使社会中原来的中上层阶级,如地主、富农、医生、律师和传教士等的地位受到威胁。虽然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没有经历到自身地位的衰落,但也确实遭到了地位被剥夺之苦,感到他们长期拥有的虔诚价值观和清教伦理......
日本两次偷袭战的比较研究
作者:万安中
日本两次偷袭战的比较研究万安中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中,无独有偶地爆发了两次震惊世界的偷袭战。两者虽时隔37年之久,但在偷袭的原因、使用的手段和造成的结果方面,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为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偷袭战的实质,本文就此作一比较和分析。一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不在战争的一开始就明火执仗地进攻对方,而采用偷袭手段呢?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日本之所以采用偷袭手段,也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首先,争夺霸权是帝国主义进行战争的根本点。无论旅顺港的突然袭击还是珍珠港的不宣而战,都是日本帝国主义谋求霸权的最终结果列宁指出:"'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内容,而这种政策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①日本是经过明治维新而振兴起来的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由于国内资源极端缺乏,商品市场极为狭窄,因此要发展资本主义,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必须"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必须把'充实备战'当作'最大的最紧急的任务"'②。为此,1895年日本军国主义终于制定了吞并朝鲜、灭亡中国、独霸亚洲的"大陆政策"。然......
当代美国政府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历史演变
作者:黄安年
当代美国政府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历史演变黄安年当代美国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大体上分为1945-1969年间社会化福利保障的继续和发展时期及1970年以来的社会化福利保障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时期两个阶段。本文拟就其历史演变、特点、作用和面临的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一从杜鲁门到里根政府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演变(一)从杜鲁门政府到约翰逊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1945-1969年间是美国罗斯福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继续和完善时期①。杜鲁门政府继续新政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②,其间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了1946年2月20日的《就业法》,宣布政府有责任"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③。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社会福利保障的管理进行了调整,并扩大了福利保障的范围,特别是1958年9月2日的《国防教育法》④。肯尼迪政府开辟了社会保障的新领域,提出了反贫困战略⑤。约翰逊政府则把社会福利保障推向了新的高峰⑥,表现为:(1)1965年7月30日签署了老年人医疗保险计划⑦;(2)提出伟大的社会计划⑧,并在1964年8月20日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提供职业再培训⑨;(3)改......
北京建城史和燕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杜金鹏
北京建城史和燕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杜金鹏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8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召开,与会海内外专家、学者近百人,其中有侯仁之、田昌五、宿白、邹衡、刘起、高明、严文明、张忠培、李民、郑振香、殷伟璋、李伯谦、王宇信等中国学者,以及日本池田未利,美国夏含夷、江伊莉,英国罗森,韩国丁一等来自5个国家的15名外国学者。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先秦史学会等单位和团体以及张政、石兴邦、李学勤、徐苹芳、杨育彬等给会议发来贺信、贺辞。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61篇,与会学者就北京的建城年代与地点、燕文化及燕国史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大家既对以往的有关研究做了回顾与总结,又就尚未解决的一些学术课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这次会议的召开,把燕文化与北京史的研究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标志着燕文化和北京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关于北京城的始建年代与地点,学者们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一些学者认为,周武王伐纣克商的年......
近十年来宋代妇女研究
作者:卢建华
近十年来宋代妇女研究卢建华宋代妇女活跃于历史舞台,为宋代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关于宋代妇女的研究历来比较薄弱。近十年来(1983──1993),经过史家们的不懈努力,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学术界共发表了专题学术论文与著作40余种①,涉猎的问题颇为广泛,主要包括了下面几个方面。一妇女社会地位问题研究在法律上,宋代妇女社会地位怎样?与宋代以前各代相比有何变化?贾贵荣在《宋代妇女社会地位与二程贞节观的产生》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贾贵荣认为,考察宋代妇女社会地位时,主要考察两点:第一,从婚姻关系的缔结和解除上看女性是否同男性一样拥有自主权;第二,男方死亡之后,女方是否可以脱离婚姻的羁绊。根据这两个标准,他指出,宋代男女青年还有一定程度自由结合的可能;在构建自己的生活时,女性亦有一定的自主权;寡妇再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贾贵荣认为,首先,北宋婚姻关系中的财产观念已代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第观念;其次,北宋政权是建立在中小地主基础上,他们的出身与生长环境,决定了他们对待妇女的温和态度;第三,北宋土地所有权的不断转换,加速了失业者的形成,......
嘉靖《归德州志》考述
作者:王兴亚
嘉靖《归德州志》考述王兴亚嘉靖《归德州志》,又称《归德州新志》、《嘉靖归德志》,是迄今国内现存最早的归德志。关于《归德州志》的纂修及其成书,清代以来书目著录说法不一。为了辨明是非,兹作如下考述。一《归德州志》纂修者三说及其成因最早的归德志究竟是何书?清代以来及今人都十分注意对《归德州志》的著录。就其对该书纂修者的著录来看,主要有三说:一是李嵩纂修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载:嘉靖归德志八卷、(明)李嵩纂修,明嘉靖末年刻本。版本收藏:北京图书馆(存卷三至八,又有胶卷本)、天一阁、上海图书馆(胶卷)、南京图书馆(胶卷)。官师志记事至隆庆元年,见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78页。《河南地方志综录》载:归德府志八卷,李嵩纂修,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刊本,见河南地方史料丛编之一,1981年铅印本。此二书的编者认为李嵩纂修的《归德志》即《归德府志》,是于今有存的最早的归德志。该书有嘉靖二十四年及嘉靖末刻本。二是黄钧纂修说。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黄古愚,归德州新志八卷。薛福成《天一阁见存书目》载:归德府志八卷,黄钧纂嘉靖甲辰刊。此云甲辰......
先秦女师概述
作者:焦杰
先秦女师概述焦杰最早出现女师一词的书是《诗经》的《毛氏传》:"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所谓师,就是老师,冠之以女,当然是"教女之师"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非常重视教育。人们不但重视对男子的教育,而且也十分重视对女子的教育,所不同的是男子到一定年龄要走出家门进入学校学习,而女子则在家中由专人教导进行学习,这些专门负责女子教育的人,就是女师。据今人考证,《诗经》中《周南》作品大约是西周末到东周初出现的,这说明至少在此时就有女师了。周朝是宗法制盛行的社会,嫡、庶之分十分严格。正妻也就是嫡妻所生的子女地位极高,人们对他们的教育也更加重视,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孩子生下三天后就得为他配备三个妇女,分别承担教育、抚养、看护的任务。《礼记正义》卷二八《内则》说孩子生下三日后,"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于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文下注云:"诸母,众妾也……子师,教示以善道者。'可见,担任子女老师的人是女性,并且是这一家之长的小妾。这个规定虽然是对国君而言的,但上行下效,......
“值百抽五”的税则究竟何时确立?
作者:张九洲
“值百抽五”的税则究竟何时确立?张九洲“值百抽五”的税则,是西方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获取的一项重要经济特权。它不仅损害了中国主权,而且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那么,这一税则究竟何时确立,一些近代史著述认为,是在《南京条约》中,甚至在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26条款中也说:"前在江宁立约第十条内定进、出口各货税,彼时欲综算税饷多寡,均以价值为率,每价百两,征税五两"(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一〉第99页)。事实上,这些说法是不正确的。查《南京条约》第10条规定:英商在五口通商,"应纳进口、出品货税、约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同上,第32页)从这些内容来看,此条款并无"值百抽五"的含义,而且,查遍《南京条约》全文,正文不仅没有"值百抽五"的字样或含义,而且亦无一处有"值百抽五"含义的注释。可见,《天津条约冲说《南京条约》第十条有"值百抽五"税则的规定纯属谎称。遗憾的是,清......
延安整风运动的直接起因和基本目的探析
作者:鞠健
延安整风运动的直接起因和基本目的探析鞠健在过去的研究中,对延安整风的目的、内容、方针、方法和意义论及较多,但对于毛泽东发动这场运动的直接起因和基本目的则很少论及。笔者认为,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就难以完整地和准确地把握延安整风运动的实质。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毛泽东与共产国际的意见分歧由来已久。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对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右倾错误表示异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又出现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结果几乎使中国革命陷于绝境。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但这只是解决了当时最为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在思想上,由于当时党所处的环境,还不可能对王明的"左"倾错误进行彻底的清算。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同志以极大的努力从事理论工作,着手系统地总结我们党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中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导全党认真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他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等文......
《三国志》匡误一则
作者:李勃
《三国志》匡误一则李勃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吴主传》载:赤乌五年(公元242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这里向我们昭示:陆凯在讨珠崖前已任校尉。但是,同书卷61《陆凯传》云: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这里又告诉我们:陆凯在讨珠崖前,其官职是建武都尉和儋耳太守;讨珠崖后,始迁为建武校尉。按比,则《吴主传》里的"校尉陆凯"应改为"都尉陆凯"。《三国志》匡误一则@李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