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第1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石璋如先生与商代文化研究
作者:胡振宇
在上世纪之末,安阳发现了震动世界的珍宝,那就是三千年前商代王室的遗物,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我国从此创立了一门崭新的科学——甲骨学,它以其信息量大并且全面、准确而取信于学术界,左右、推动了中国的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金石学的发展。一百年来,甲骨学从无到有而且迅速成长,走上了昌盛繁荣的发展之路。从罗王之学到四堂鼎立,现在已扩展到了著述如林、学者如云的宏伟局面。今适逢甲骨发现一百周年之际,本刊特辟专栏,以检阅甲骨学发展的现状,并纪念这一世纪盛事。石璋如先生,河南省偃师县人,1905年10月4日出生①,青年时代曾就读省立河南大学史学系。时值“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民主与科学大昌。1927年4月17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央政治会议第七十四次会议中,李煜瀛提出设立中央研究院案,决议推李及蔡元培、张人杰共同起草组织法。到1928年1月,时任中山大学文科主任、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的傅斯年,向蔡元培等陈述语言学及历史学的重要,建议中央研究院设置历史语言研究所。4月23日蔡元培被特任为中央研究院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筹备处成立。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

甲骨文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作者:范毓周
有关甲骨文的研究,如从1899年学者的最初发现起算,迄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100年来,国内外学者分途并进,成就斐然,使甲骨文研究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国际性独立学科,蔚然雄踞古文字研究的前列。目前,甲骨文研究在各个重要领域几乎都在酝酿着惊人的突破。在我们隆重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之际,对甲骨文研究的既往历史作一回顾,分析一下它的现状,并就它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对于推动甲骨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早在70多年前,甲骨文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王国维曾经指出:“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①甲骨文研究作为一门新学问,它的兴起,正是以殷墟甲骨文的新发现为其发轫的。甲骨文的最初发现年代和最早的鉴定与购藏,本来是并无疑义的,但在最近,学者间产生过一些不同意见。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应当说是清末河南安阳西北郊小屯村的村民。他们早在学者开始接触甲骨文之前的二、三十年前,就在翻耕土地时发现了甲骨,其中有不少是刻有甲骨文的。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甲骨的真正价值,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被当作中药材中的“龙骨”卖给药店或药贩。甲骨文被学者最初发现的年代,一般认为是在......

邢台南小汪西周甲骨出土的意义
作者:王宇信
1991年春,河北邢台南小汪西周遗址H75出土了一块有字卜骨,由于其重大的学术价值,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瞩目。这块有字卜骨,系牛胛骨制成,打磨光滑平整。此骨出土时已残,缺骨臼及相近之上部和骨扇部分之下部,残存为肩胛骨的中段部分。骨残长8.7厘米,残宽3.1厘米。卜骨的背面有规整的圆钻,钻窝底部近三分之一处有与骨长同方向的竖槽,呈所谓“猫眼状”,并在其旁施灼。卜骨的正面有两组刻辞,一组残泐过甚,仅余一“其”字。而另一组较为完整,计四行十字(图一·8)。学者认为:“完整的一组卜辞行款自左至右,行文与骨宽同向,推测该组卜辞是骨臼向左刻制而成。这组卜辞的内容是:召卜曰巳四白马匕马皇陟其事(图一·10)字体小而纤细,与周原等地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刻辞风格完全相同。同时,H75出土不少典型的西周陶器,因此,这片卜骨的时代属西周时期当无疑。”①虽然自1956年西周甲骨被认识以后,全国各地屡有西周甲骨出土,但多为卜甲,而有文字卜骨较少,因而以成段完整卜辞著称的邢台南小汪卜骨就更显得弥足珍贵。这对于西周卜辞行款的识读和卜骨契刻文字的认识,并对估计邢台南小汪遗址在周初历史上的地......

邢台地区商文化中的商品经济
作者:杨升南
在商代社会中,商品经济已占有相当的分量,这点我们已经进行过论述①。本文拟就对一个地区的商品经济情况,进行微观的个案观察,以便了解商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这个地区,我们选择了河北邢台。邢台地处今河北省南部,南距商后期王都今河南安阳小屯约120公里左右,是商文化分布十分密集的地区。据已故的考古学家唐云明先生说,在邢台已发现商代遗址23处,“分布相当密集,应是值得注意的地区之一”②。这些遗址经过发掘而见诸报导的有曹演庄、火车站西、邢台市西关外、贾村、南大郭、东先贤村、尹郭等地。从出土遗物分析,其时代既有二里岗商前期的,也有殷墟时代商后期的,还有介于两者之间商中期的文化遗存。其文化特点具有二重性:既有与中原(河南地区)商文化相同的因素,也有本地的一些地方特点,大体说来,与中原商文化相同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邢台商文化所反映出的经济、文化水平,对认识整个商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一邢台地区商文化遗址中,商品经济的遗存主要有三种,即:一、制陶业中的陶鬲。邢台地区的制陶业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窑场,一是产品的单一化倾向。关于窑场,见于报导的在邢台市西就有五处:邢......

河南大学与中国甲骨学研究
作者:朱绍侯
1899年,安阳的甲骨文首次为学者发现,认定为商代有价值的简册。从此开始了对甲骨文的收购与商文化研究,甲骨学也开始建立起来。但是,由于满清政府以及后来的北洋政府的腐败,他们不关心这些稀世珍宝的挖掘与收藏,任其自流,形成农户乱挖、商人私售的混乱局面。甲骨或一版折而为几数,或整版整骨被盗不知下落。更有市井之徒,苟营小利,私刻作伪,一时假骨假字,充斥甲骨市场,鱼龙混杂,真伪莫辨。看到这样混乱局面,文人学者无不为祖国的文化宝藏担心,所以在1928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在广州成立,第一件事就是决定开展对殷墟甲骨文的科学发掘。而主持这一发掘的,则是曾在河南大学工作过的董作宾先生。董作宾先生,字彦堂,河南南阳市人,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1925年毕业,到福州协和大学任副教授。1926年回到河南大学(当时为中州大学)任文科教授,教授语言学、史学两门课程。教学之余,常在《文科季刊》、《文艺》、《孤兴》等校刊上发表文章,受到了考古学界的重视。1928年,被聘为北平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不久即受命考察殷墟,得出了“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的结论。由于董先生这一结......

宋代官窑的经济话题
作者:刘涛
官窑的设置以及官窑作为正式称谓的出现,是从宋代开始的。关于宋代官窑,南宋叶《坦斋笔衡》中有如下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润,为世所珍。后郊坛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姚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在官窑设置之前,定窑和汝窑,先后奉命为宫廷烧瓷。此外,《宋史》卷四百八十、《元丰九域志》卷三等史料中还可见到北宋时越州、耀州等地土贡瓷器的记载。北宋初期,宋廷设有“瓷器库”。“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二人监库。宋太宗淳化元年七月诏瓷器库纳诸州瓷器,拣出缺纹数月目等科罪。”①库中瓷器,有些是常贡品,如越窑瓷器,有些可能是地方官为买好朝廷主动送纳的,更多的怕还是宋廷以诏敕形式直接向地方宣索。宋代的贡窑,大都是当时著名的民间窑场,它们除生产贡瓷外,主要产品还是民用商品瓷,而且贡瓷与......

西藏政教首领在元朝大一统中的作用
作者:成凯文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各民族多元一体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元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在全国范围内打破了各地民族政权之间的疆域界限,中央政府同周边民族地区的领属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进入新阶段,从而开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确立阶段的新的历史时期。在空前大统一的元朝建立的历史进程中,以萨迦派为首的西藏政教首领顺应历史潮流,将西藏地方纳入元朝中央的统辖之下,并为全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一西藏政教首领积极响应阔端召请,归附蒙古汗国13世纪初,正当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确立阶段前夕,蒙古族崛起于漠北地方,乞颜部铁木真兼并诸部,结束了中国北部游牧各部“互相攻劫”的长期混战局面。1206年,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汗国在中国北方正式建立,为进一步统一中国三大区域,推进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使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确立阶段奠定了基础。当蒙古汗政权崛起之时,中国境内其他地区仍处于几个民族政权各据一方的分裂局面:西北有西夏、西辽;东南有偏安一隅的南宋;西南有大理和“种族分散”“无复统一”的吐蕃。实现中国多民族国家的......

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在近代转换中的失衡
作者:陈曼娜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发生了重要的转换。然而,由于近代的特殊国情和传统文化心理四维结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和人格追求方式多种特质的相互作用,使这一转换发生了复杂的变异与错位。因此,近代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便处在相对失衡的状态中。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民族情感的凸出、思维方式的两极化、行为方式的偏激化和人格追求方式与行为方式既粘合又悖离。一民族情感的凸出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在近代转型中的失衡,最突出的表现是民族情感凸现于情感结构之外,并涵化了整个文化心理四维结构,这与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宗法伦理情感凸现于情感方式之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情感方式,有其独特性:在人们的诸多情感中——如亲情、友情、爱情等,而作为血缘亲情的“孝”,被特意地抽拔出来,用来作为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根系。它由统治者易“孝”作“忠”,将不平等的家庭伦理关系转化为不平等的政治伦理关系,使“孝”悖离了亲情的本质,从而异化了人伦亲情。这却极大地便利了统治者,使他们在忠孝相通、君父同伦、家国同构的概念代换过程中,找到了非常适合于专制极权统治的思想工具,即宗法伦理型的情感......

三十年代的河南统治者与保甲行政人员
作者:朱德新
为了与共产党争夺农民,在农村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借此扩大人财物的征集,扑灭共产主义的燎原烈火,最终巩固在全中国的统治地位,国民政府在30年代前期一改以往形式上的群众参与的“自治”为“官治”,即政治强控,力图借保甲制度来国家权力延伸至基层农村。对此,时人评论道:“保甲制己由民众的军事组织进而为国家内政之设施,再进而为社会事业、经济建设运用之枢纽。”因为保甲制能延伸到每户,加强上下联系与互救互保,而村里制则只能达到村一级①。有的认为,保甲可以导致层层节制而运用自如,统治力直抵基层的效果②。所以,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统治者甚至连日伪也一直乐此不彼、争相沿用保甲。本文拟通过河南省在从1932年到抗战爆发期间的建保甲活动,河南统治者(主要指省政府)对沟通自身和农民政治联系的中介——保甲行政人员③的调控措施及其后果,来证明上述目的是否达到。一保甲行政人员属统治者与农民在政治上“粘合”的交接点,在政治沟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河南官方对他们极为重视,力图通过这些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的最基层行政人员,将自身权力意志贯通到每一户农家。在保甲长的产生问题上,河南省政府一直注意......

对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于化民
一党的军事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工作史,首先是实践的历史,同时也是思想的历史。从实践中产生的思想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推动着实践向前发展。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发展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在长达至今7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尤其是自1927年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之后,领导亿万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与斗争,从没有一兵一卒,到建设起数百万人的强大军队,从被敌人诬为“草寇土匪”,到成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力量,创造了惊天动地、彪炳千秋的业绩。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概括和总结广大人民群众在实际斗争的宝贵经验,从博大精深的传统兵家文化中吸取菁华,进行缜密深邃地理性思考和加工提炼,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国防现代化等有机构成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军事思想。它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对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巨大指导作用......

从追求致用到向往求真——四十年代中后期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动向之一
作者:王学典,王钢城
在现代中国史学界,存在着两种互相冲突的治史旨趣。一种是,为学问而学问,断不以学问供学问以外之手段,或者说,学问即目的,不必问有用无用;另一种是,不是为说明历史的真象而研究历史,而是为变革现实、再造未来而研究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真趣味”与“真利益”,就在于它对现实有用,否则,就不能认为它是学问。很明显,前者将导引人们去求真,后者将推动人们去致用。一段时间内,求真的主张为史料考订派所推崇,致用的观念为唯物史观派(这里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信守。但进入40年代后,这两大治史旨趣的信奉者却呈现出若干逆向运动的迹象。也就是说,唯物史观派史学这时也开始举起了求真的旗帜,史料考订学派在被卢沟桥的炮声抛出象牙之塔后,则开始关注致用。尽管他们在发生这种变化的同时,并未放弃而是一如既往地固守着他们各自原本怀抱的治史旨趣,但已经发生的变化所透露出的中国现代史坛的信息,也值得人们留意。为了集中笔墨,本文主要展示唯物史观派史学所呈现出的新气象,至于史料考订学派所发生的相应变化有待专论。一在40年代之前,唯物史观派学人对历史研究工作宗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在二十......

二十世纪史学观念现代化的三次高潮
作者:邹兆辰
对于20世纪史学发展的回顾是当今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学者们有的从20世纪史学发展的整体状况来进行反思,有的则从史学的各个领域来进行总结,还有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从史学思潮的角度来回顾20世纪史学的发展,这对于未来世纪史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许多学者已经指出研究史学思潮对于反思20世纪中国史学的意义,正如瞿林东同志所指出:“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纷繁、复杂,对于它的研究、认识,实为从思想上、观念上总结20世纪史学遗产所必须,更是明确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方向所必须。”①一一百年来的史学思潮风云波涌、此浮彼起,各领风骚数十年,如何抓住史学思潮变化的基本规律呢?笔者认为,是否可以围绕史学观念现代化的问题作一个基本思路,从中把握史学思潮变化的基本趋势。现代化的问题不仅是某一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问题,同时也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的问题。就是说,人们的精神世界必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同步而行。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领域,是所有学科中历史最悠久、资料积累最丰厚的一门学科。在这个领域中,不仅保存着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大量信息,而且包容着当代人们对于人类文明与自......

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
作者:周辉荣
一什么是现代化?这是首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对于现代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至于中国美国史研究学界,对其界说也不尽相同。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有一个概括,将其分为四种:第一种认为,“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②。第二种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③。如洪朝辉指出:“美国现代化是美国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④它强调了工业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它作为现代化实现的基本条件。第三种认为,“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⑤。罗荣渠先生即持此种观点。他认为,现代化是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在现代工业生产力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依次起飞与增长,并带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整体社会变迁,从而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⑥。第四种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⑦。以上四种概括是最......

《宋史·陈抟传》旁考
作者:徐兆仁
《宋史·陈抟传》记载,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时王世主先后赐号为清虚处士、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境)人,一说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今四川安乐县境)人。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下简称《历鉴》)认为他享年一百一十八岁,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由此可推知其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然而庞觉《希夷先生传》则认为陈抟生于唐德宗(公元780~804年)年间,享年近二百岁,似不可信。《群谈采余》对陈抟的出生地望、家庭身世有着类似神话般的记载:陈图南,莫知所出。有渔翁举网,得物甚巨,裹以紫衣,如肉球状。携以返家,溉釜薪,将煮食之。俄而雷电绕室大震,渔人惶骇,取出掷地,衣裂儿生,乃从渔人姓陈。洗去这段话中神话般的色彩,我们可以推测出陈抟的出生地靠近水乡泽国,同时很可能是个怪胎,而且家庭也比较贫寒。古代佛道人物的传记资料总是贫乏得可怜,而且还是真伪参杂,好在这还不至于影响我们对其学说、思想的了解。《历鉴》记载陈抟“生而不能言”,《宋史》称:“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历鉴》认为,青衣媪哺养之......

财富与贫困的悖论——论英国工业化的失误及其原因
作者:刘金源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是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财富的巨大增加,这就为每个社会成员享受工业化成果而过上幸福生活开创了可能性,并且为创建一个美好公正的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许多国家的经历表明:工业化的确能带来不断增加的财富,但社会上的贫困现象却并没有得到多少缓解,有时反而还会加剧。这正如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所说的那样,在很多情况下,“物质进步不仅不能解脱贫困,实际上它产生贫困”①。这是一种财富与贫困的悖论,它是不少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最容易发生的误区之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工业化进程中财富与贫困的悖论就表现得特别突出,它对英国社会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研究英国工业化的这一失误,以使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免于重蹈覆辙,显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一在工业化来临之前,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英国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只能维持人的基本需求,社会财富的总量极其有限,“富裕”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只是一种幻想。然而,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社会,英国人......

大久保利通、朴正熙、李光耀经济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姚传德
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现代化成功经验的探讨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打算通过对这三国现代化蓝图的设计者、现代化运动的关键领导人——大久保利通、朴正熙、李光耀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分析与比较,以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一经济现代化的地位后进国家在现代化初期,将经济现代化置于何种地位,一般都存在争议。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虽然已把现代化作为政府的奋斗目标,但没有明确的方针步骤。当时政府内部存在着民主化、工业化、征韩等种种动议,作为政府要员之一的大久保本人对未来也感到相当茫然。新加坡在1959年独立后,围绕着是首先民主化还是首先工业化或是均贫富等问题,争论也很激烈。至于韩国,1945年摆脱殖民统治之后,由于南北分裂、知识分子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以及美国插手等因素,情况就更加复杂。大久保为了决定日本将来的大计,1871年底,决意参加岩仓使节团,赴西方国家实地考察。在德国,大久保聆听了“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一番“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谈话之后,大为感佩,认识到日本若想同西方列强并驾齐驱,首要任务在于增强自身的国力①;在英国,大久保发现英国工商业的繁盛“远胜以......

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娼妓问题
作者:张百庆
在中国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但也不乏淤泥沉渣。娼妓卖淫便是其中之一。中国娼妓由来已久,殷代即有宗教卖淫之“巫娼”,至春秋中叶,齐管仲“置女闾七百”,创官妓之始,其时亦有私家奴隶所为私娼。清朝初年,又特雍正元年以后,迭次诏谕,解放各省教坊乐籍等贱民阶级,官妓得以废除,娼妓完全私营。①鸦片战争以降,外力入侵,西俗东渐,中国社会始经历所谓三千年之大变局。由于清政府之腐朽无能和列强冲击下的冥玩开化,近代中国共有约开、自开商埠一百有余,这些城市首当其冲,在欧风美雨侵袭之下,现代化得以启动,城市结构变迁,功能转化。城市中娼妓行业亦不甘落后,勃然炽兴,与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呈骈进之势。一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巡警部后,京师及各省先后征收“妓捐”以纳资于官厅,其登记注册挂牌营业者称“公娼”(亦称“官妓”),而私下拉客、逃税偷税者称“私娼”。自此,卖淫合法化,娼妓迅速增多。北京在1918年有妓院406家,妓女3880人;②1909年,汉口官方统计有妓女2857人;③广州1926年有妓寨131间,妓女1362人。④重庆神女窟逐处皆是,1934年登......

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简论
作者:张福记,陆远权
近代中国,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坚船利炮的轰击下及乡村社会的危机动荡中起步的,可以说民族危机与乡村危机共同拉开了古老中华帝国迈向近代的序幕。以往人们过多地重视民族危机及其效应,而未对乡村危机及其影响以足够的重视。同时在近代中国史的研究中,人们对近代化的都市以较多的重视,而对落后的乡村则有所忽略。在一个以农为主的社会里,农村与农民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近代社会的进程。从历史事实看,中国近代百年的乡村,一直处于危机之中,矛盾冲突不断,并在不同的层面制约着近代中国社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对乡村危机从宏观上作一简要的考察,以求对该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一乡村危机及其表现所谓乡村危机,即指中国乡村落后贫困下的存续危机,表现为乡村生产的迟滞发展及广大农民生活的极端贫困,及在此基础上整个农村社会的日渐衰敝,其中经济危机是核心。中国近代乡村危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危机的程度与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都存在危机却是事实。概括来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金融枯竭。近代中国社会货币沿着由乡村到都市、由通商大埠到国际金融机构的路线流通。农村的有限资金通过商业、赋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演变
作者:李凡
推荐书李凡同志是在西北大学世界地区史、国别史(南亚中东史)专业攻读学位,并以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的。送上贵刊这篇文章,是他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在中东研究领域中,多着重研究中东与俄国、美国关系史,而对中东与日本关系者甚少。此文以大量材料、用新的方法,对中东与日本的关系作了系统的研究,对发展的进程及前景提出了有创见的见解,填补了这一领域的一个空白点。闻贵刊开辟专栏为博士学位论文面世服务,此种有助于我史学队伍建设的举措,功在当代,利及后世,顺致谢意,并谨推荐李凡同志此文,请予审议。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博士导师彭树智对外政策是建立在国家利益的总概念的基础之上,目的是用来增进和保护该国的利益。日本对中东政策是日本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战后日本与中东国家关系史为背景,以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对战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演变过程、演变原因加以粗略探讨,并且加以评析。一50~70年代初日本对中东政策从1952年4月日本依据《旧金山和约》恢复主权及外交权,到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日本对中东政策主要表现为外交上极不重视与中东国家关系,遇到中东地区出现冲突时......

试论中国政治思想中的传统法治观
作者:江伟
推荐书江伟同学的《试论中国政治思想中的传统法治观》的前半部分,总结了中国传统的法治思想,有独到见解;后半部分引发了当今法治思想中的一些问题,不落俗套,颇有新意。该文尚未发表,愿向贵刊推荐。江伟同学已于1997年5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于1997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特证。博士导师林茂生传统法治观主要源于儒、法两家学说,始于春秋战国,确立于西汉时期,宋明时期得以完善。传统法治观可以概括为:人治之下的“礼主刑辅”观,即在服从和符合君主需要的前提下,以纲常礼教为其最重要的经义,对超越、违反纲常礼教的思想、行为用刑罚加以惩罚。一人治之下的法治观儒家的人治说是基于动荡而变乱的社会局势而提出的治国安邦主张。儒家学说始于孔孟。孔子、孟子在对人、人的价值、人性的思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治说。孔子看重人,相信人而不轻信天命和鬼神。排除了天和鬼神,就相应地提高了人的地位,他大胆地开创了由对天、对神的思索转向对人、对人际关系探索的先河,这是他的学说中少有宗教色彩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他在认定治国大略时,把人——即圣君贤臣放在第一位的原因之一。孔子强调等级制,但他并不以此而否定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