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历史与现实
作者:雷戈
历史与现实只是两个词 ,而不是两回事。换言之 ,历史与现实的惟一区别仅仅在于它们是两个词 ,而不在于它们是两回事。对于这个显而易见平凡之至的事实 ,人们向来无所察觉 ,更谈不上深刻反思。本文的目的就在于 :第一 ,·明 ·确 ·指 ·出 ·这 ·个 ·事·实 ;第二 ,·深 ·入 ·思 ·考 ·这 ·个 ·事 ·实。所以 ,本文的价值并不在于对这一思想命题所作的单纯的理论证明 ,而在于使这一思想命题成为对这一事实的惟一正确解释。一当我们使用“历史”这个词语时 ,它与历史本身究竟还有多远 ?它与现实究竟又有哪些不同 ?当我们使用“历史”和“现实”这两个词语时 ,它们表示的究竟是哪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我们使用“历史”这个词语时究竟想表述哪些与现实相关的内容呢 ?不过 ,习惯上 ,当人们使用“历史”这个词语时 ,不管人们试图赋予它以什么含义 ,但都不认为它就是现实所是的那种东西 ,也都不认为它就是“现实”这个词语所指称的那种东西。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不能不说 ,“历史”这个词语仍具有相当大的规范性和稳定性。这就意味着“历史”并不能如其所愿地指向现实 ,而“现实.....
从村童到学术大师:韩儒林评传
作者:邱树森
在 2 0世纪的史坛上 ,河南曾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史学家 ,嵇文甫、尹达、韩儒林、徐旭生……他们都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韩儒林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中国最早向西方汉学家学习研究中国边疆史地新方法的学者之一 ,在蒙元史、民族史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这方面的人才。笔者曾追随儒林先生研习蒙元史近 3 0年之久 ,今天提笔撰写这篇文章 ,一方面是缅怀已故的业师 ,一方面希望后来的学人从这位学术大师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一 一位村童的成长韩儒林先生字鸿庵 (一作宏安 ) ,1 90 3年 1 1月 2日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黄林村。父效愈 ,务农。二伯父绍愈 ,塾师。先生 6岁时入私塾 ,从二伯父绍愈读《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 ,未几 ,嗣于绍愈为子。 1 91 4年 ,先生入本村初等小学 ,改读国文、算术。 1 91 6年 ,考入舞阳县立高等小学 ,在校 3年 ,学业大有长进 ,国学基础尤其坚实。1 91 9年夏 ,先生 1 6岁时考入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校 3年 ,除学习中学一般课程外 ,主要学习法文。 1 92 2年冬.....
董仲舒人性论再认识
作者:曾振宇
在东西方哲学中 ,人性问题是从古至今的哲学家们都十分热衷于探究与讨论的问题 ,这正如卢梭所言 :“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 ,就是关于‘人’的知识。”[1 ] ( p6 2 )但是 ,东西方哲学在人性论上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西方哲学致力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探究“人性是什么 ?”从本质上或事实上“是什么”的意义上谈论人性 ;中国哲学侧重于从价值判断角度研究“人性应该是什么 ?”力图从中寻求人生的价值与终极归宿 ,以“如何行”为旨归。在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人性学说犹如一夜春风 ,千姿百态 ,蔚为大观。这是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社会思潮。在西周之前 ,对天或上帝的崇拜与信仰是人类哲学的核心 ,人只不过是天帝统治下被动的存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可以从天 (上帝 )的本质与功能中寻求终极答案 ,人类生命、精神活动以至于一切社会行为也只不过是天 (上帝 )神性功能的证明与外化。在此之前 ,人类探讨的只是至上神的神性 ,而不是人性。周革殷命之后 ,“天命靡常”观念得以萌动 ,“天道远 ,人道迩”的天人相分意识开始深入人心。当至上神的光辉开始黯淡.....
北宋文武官员恩荫制度探究
作者:白文固
恩荫又称门荫、恩补、世赏、任子等 ,赵翼称这种制度是“朝廷惠下之典”[1 ] ( p53 5) ,就是朝廷按照权贵的政治身份授给其子孙亲戚官职的选举制度 ,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官僚阶层享有的一项制度化的特权。恩荫制度源于秦的“葆子”和两汉的任子制 ,到隋唐时期发展为恩荫制 ,至北宋 ,这一制度空前兴盛 ,成为当时选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 ,对这一典制 ,除宋史专家朱瑞熙在有关专著中对之作了纲领性论述外 [2 ] ( p64 0— 64 2 ) ,张希清在自己的专著中 ,文畅平、游彪、刘春悦及日本学者梅原郁在相关论文中 ,亦对宋代恩荫制度的种类、变化、消极影响等进行了有益的讨论。1但对北宋前期的恩荫制度、庆历重订的恩荫办法、崇宁政和间改订的荫补条例三者间的联系及演变趋向 ,甚少涉及 ,笔者不揣浅陋 ,试对其作一些探究 ,以冀推进北宋政治制度的研究。宋代恩荫照顾的对象包括四种身份的人 ,即宗室、外戚、中高级文武官员及前朝皇室或名臣后裔。因为恩荫制度最主要的受惠群体是当朝的文武官员 ,所以本文讨论的仅是北宋文武官员恩荫制度的演变情况 ,有关宗室、外戚的恩荫办法将以......
论清代教门的“反清复明”思想
作者:刘平
一 从会党的“反清复明”思想说起清代教门叛乱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很多信仰内容 (尤其是“劫变观”)未曾超越前代 ,但有一点富有时代特色 ,这就是“反清复明”思想。“反清复明”思想 ,在中国秘密社会史的研究中 ,主要集中于秘密会党方面。关于秘密教门的“反清复明”思想 ,尽管存在很多史料 (也很零乱 ) ,至今似乎尚无人进行过系统研究。这种状况主要与秘密社会史研究的侧重点有关。天地会、三合会、哥老会诸会党 ,由于它们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的关系 ,其“反清复明”思想从本世纪初便受到了革命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孙中山曾说过 : 洪门者 ,创设于明朝遗老 ,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 ,明朝之忠臣烈士多欲力图恢复 ,誓不臣清 ,舍生赴义 ,屡起屡蹶 ,与虏拚命 ,然卒不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 ,清朝已盛 ,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 ,无可挽回 ,乃欲以民族主义根苗 ,流传后代 ,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 ,以待后有起者 ,可借为资助也。[1 ] ( p2 3 1 )后来 ,许多学者均支持这一观点 ,如萧一山在《天地会起源考》一文中说.....
清代卫所制度述略
作者:李巨澜
提到卫所 ,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明代的卫所制度。朱元璋在明初建立卫所制度后 ,以军隶卫 ,以屯养军 ,起到很大作用 ,但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败坏。那么明亡后卫所是否就不复存在呢 ?这个问题长期为人所忽视。卫所在清代是存在的 ,从顺治元年 (164 4)重建到宣统三年 (1911)的最后裁撤 ,其间历经二百六十多年。清代统治者通过对明代卫所制度的改造和调整 ,重建了新的卫所制度 ,确立了“设卫所以分屯 ,给军以领佃”的原则 ,卫所官员由世袭改为任命 ,其职能从原先的军事、经济相结合开始转变为纯粹的经济职能 ,卫军改为屯丁和运丁 ,专事屯田与漕运 ,另外卫所还承担着一定的民事职能。笔者将通过对清代卫所制度的建立过程、组织管理特点及其职能的全面考察 ,力图揭示出清代卫所制度的全貌 ,并加以简要评述。一 清代卫所制度的重建清代卫所是在明代卫所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为了巩固边疆和内地的重要地区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 ,就确立了卫所制度 ,以军隶卫 ,军户世袭 ,寓兵于农 ,守屯结合。到中期以后 ,东南地区的卫所又被赋予了漕运之责。但后来卫所制度遭到很大破坏 ,卫所的军事功....
也论“社团改进会”——兼谈民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党关系的转变
作者:欧阳恩良
社团改进会是在辛亥武昌首义 ,中华民国肇始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党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的历史条件下 ,于 1 91 2年 9月由谭人凤为首所发起的一个试图对旧式会党进行改造的政治组织。对此 ,章开沅、魏建猷、蔡少卿等专家学者都曾作过专门的论述。他们的观点也基本一致 ,都认为社团改进会是辛亥革命后革命派对会党进行“过河拆桥”的结果 ,“代表了辛亥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弥漫全国的挥舞屠刀镇压会党的逆流”[1 ] ( p1 97)。认为社团改进会的目的“说来说去就是要求会党群众像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样 ,在袁世凯的‘圣明’统治下 ,‘振兴实业’,从‘秩序的革命’转入‘秩序的建设’”[2 ] 。“是暗中向袁世凯讲心里话”[1 ] ( p 1 99) ,“是为了抬高他们的身价 ,捞取政治资本 ,达到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3] ( p30 7) 。因此 ,“手段是相当利害的”[1 ] ( p1 97)。此外 ,在建国以后寥寥几篇论述谭人凤的文章中 ,作者大多也是带着遗憾的语气把社团改进会的组建作为谭人凤一生当中难得见到的缺点之一加以提及 ,理由大抵不超出前述范围。对社团.....
论辛亥革命前批判理性的成长
作者:周建超
一般来说 ,“民族反省”是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之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思想文化现象 ,它往往与一些国家的思想启蒙运动、革命宣传活动或者重大劫难之后所引起的广泛的群众性反思活动联系在一起。仅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来看 ,中华民族的自我反省是从鸦片战争 ,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在这之前 ,中华民族还没有科学意义上的自我反省史。这就是说 ,鸦片战争之后 ,我们的民族才开始逐步结束自我陶醉的盲目状态 ,开始面对自己的落后和严峻的社会危机 ,而认真地重新思考自身的特性和特点 ,并最终形成一种自觉的历史运动。一 洋务派的初步反省作为中国近代编年史开始的标志 ,1 840年无疑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岁月 ,西方殖民者以船坚炮利为后盾 ,凭借武力叩开了素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清政府大门 ,之后丧权辱国之事接踵而至。急剧变化的时势 ,大大地震撼了沉醉于天朝迷梦中的国人 ,更引起了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的强烈心理失衡 ,他们为时局的变化而深感忧虑。因为在这一严酷现实的背后有两个呈相反运动方向的社会趋势清晰地显现出来 :一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 ,以儒学为官方意识形态 ,借助中央集权.....
在立宪与革命之间——试论武昌起义前后章士钊的政治思想
作者:郭双林
章士钊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报人、政论家、律师和社会名流 ,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综观章氏一生 ,有许多戏剧性特点 :首先是多变。早年曾激烈鼓吹反满革命 ,反对君主立宪。留学英国期间 ,开始醉心英国宪政理论。武昌起义后毅然回国 ,主持《民立报》笔政 ,鼓吹政党政治和毁党造党。二次革命失败后 ,创办《甲寅》杂志 ,鼓吹调和立国。欧战结束 ,又反对新文化运动 ,主张农业立国。其次是自诩不党 ,追求独立。但不党是真 ,独立却未必做得到。章氏一生 ,不仅未曾独立 ,相反却先后追随岑春煊 ,依附段祺瑞和杜月笙。前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章氏本人的个性特点 ,后者则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一个规律性特点 :知识分子在经济地位独立之前 ,不可能获得政治上的独立。本文设定的研究范围是武昌起义前后 ,具体说来即《帝国日报》、《民立报》和《独立周报》时期 ,其中以《民立报》时期为主。1之所以要研究武昌起义前后的章士钊 ,乃是因为这一时期是章氏一生思想的形成时期 ,通过对此一阶段章氏思想的深入探讨 ,不仅可以理解此后其思想的发展变化 ,更重要的是 ,还可以了解当时诸多政治现象 ,如部分人在革....
民国时期日本称谓中国国号之演化及用心考论
作者:单冠初
按国际惯例和外交礼仪 ,一国之新政府只要在其领土内建立起实际控制的和有效的权力 ,他国一般都会本着“有效统治原则”表示承认 ,并“名从主人”按其法定国号称呼之。然在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 ,日本政府先是企图在中国北方维持满清统治 ;继而试图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君主立宪政体 ;在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承认中国新政府时 ,又不顾外交惯例及中国朝野反对 ,执意不用中国自定之“中华民国”国号 ,而蛮横地用“支那”或“支那国”蔑称之。“满洲国”成立前后 ,日本两次提出要“改称支那国为中华民国”;1 941年又出现了“改称支那为中国的意见”。众所周知 ,民国期间中国政权曾几番易主 ,但民初所定之国号却为历届中央政府和各承认国政府所袭用 ,如日本这般强用一己决定的名称称呼中国并一再变换的情况殊为罕见。日本为何要将“支那”蔑称强加给中国呢 ?其一再改变对华称呼又是基于什么背景和用心呢 ?近年 ,日本有些学者对此表示了兴趣。[1 ] (序章 )中国《人民日报》也在 1 999年发表文章对“支那”一词之源流作过简单介绍 [2 ]。笔者认为此问题尚须深入论说。现据所见日本外务省档案等史料.....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台湾的公债政策研究
作者:戴建兵
抗日战争期间 ,日本在中国台湾发行了大量公债 ,并利用金融机构进行吸纳 ,隐性剥夺台湾人民。日本在抗战期间在其殖民地及沦陷区发行公债 ,利用经济战的手法掠夺当地人民的史实 ,过去研究不多。在日占时期台湾公债的研究中 ,原负责接收台湾金融部门的官员吴永福先生 ,在接收后将其接收情况及日占时期台湾金融情况结集为《台湾之币制与银行》一书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周宪文先生的《台湾经济史》也涉及了一些相关情况。本文结合文献、档案资料进一步梳理这一问题 ,并对日本战时经济掠夺手法进行揭露 ,以回击当前台湾岛内一些人对日占时期日本殖民统治的谀词。一 台湾财政发展略述台湾是祖国宝岛 ,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 ,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 ,日本在台湾设立总督府 ,隶属于拓殖大臣 ,其下有财政局 ,管理台湾经济。日本政府对台湾制定了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日占时期台湾的财政状况 ,可将其分成以下几个时期。一是 1 896— 1 90 4年 ,日本对台湾进行财.....
试论大公社所有制的变迁与特征
作者:辛逸
如果以 1 95 8年 4月河南遂平县诞生第一个大公社为起点 ,以 1 962年 2月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为终点 ,大公社制度 1在我国农村存在了近 4年的时间。在这期间 ,人民公社制度经历了从酝酿、勃兴到高潮 ,再从低落、调整到相对稳定的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其间既有激荡人心、高歌猛进、“卫星”满天的狂热与虚妄 ,也有虚幻破灭、人祸蔓延的曲折与艰难 ,更有回归现实、全面调整之后的峰回路转与平稳缓行。由于受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律的制约 ,中央对大公社所有制的微调、整顿乃至重大变革时断时续 ,未曾停止。大公社所有制的改革始终沿着基本核算和生产单位逐级下移的轨迹运行 ,最后确立了较适合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一大公社所有制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创立并普及的。全国农村的公社化肇始于 1 95 8年初的小社并大社运动。中共中央在同年 3月的《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中 ,虽未就并社后大社的所有制作出明确规定 ,但在并社过程中 ,各农业合作社首先合并的是各自的.....
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70-1914)
作者:丁建定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它是由中央政府通过社会立法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政策和措施 ,以保证整个社会正常、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安全政策与制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制度 ,其基本原则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英国的初步建立是在 1 870— 1 91 4年之间。我国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较少 ,英国与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多偏重于对某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情况的研究 ,针对英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建立的整体和系统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本文试对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复杂历史背景、1 870— 1 91 4年英国所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英国社会各阶层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不同反应与作用、1 870— 1 91 4年英国所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等作系统的探讨。一 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复杂背景 11 873年以后 ,刚刚经历了维多利亚繁荣的英国人似乎一下子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农业出现萧条 ,工业生产下降 ,失业增加 ,贫困蔓延 ,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传统的济.....
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探源
作者:任李明
191 8年 1月 ,美国总统威尔逊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 ,提出了以废除秘密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自由贸易、民族自决和创建国际联盟为核心的“十四点”计划。[1 ] ( vol.4 5,p 534— 539) “十四点”是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最系统、最完整的体现。它要求摒弃在欧洲盛行了数百年的以权力政治、联盟和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旧体系 ,建立一种以集体安全为支柱的民主自由、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其实质就是用美国的模式对国际社会进行改造。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对 2 0世纪的美国外交乃至整个 2 0世纪国际关系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 ,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实践中又一次复活 ,无论是老布什提出的“世界新秩序战略”还是克林顿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人们从中都可以发现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的某些痕迹。美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对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所做的研究 ,一是比较重视它与欧洲传统自由国际主义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 ,二是比较重视它与美国在一次大战中的外交实践之间的某些联系 ,而惟独忽视的是它与美国政治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国清教思想之间的联系 1。本文主要想.....
试析威尔逊政府的经济思想和实践(1964-1970)
作者:刘成
布莱尔以“新英国”的口号 ,获得了 1997年和 2 0 0 1年两次大选的压倒性胜利 ,而最早提出同样口号的威尔逊政府 ,却被称为英国战后最无能政府的样板。关于19 64 -1970年威尔逊政府经济政策失败的原因 ,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威尔逊政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 ,并没有实施实质性的调整措施 ;另一部分人认为 ,威尔逊政府背离了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目标 ,这是导致其失败的原因。[1 ] ( p1 2 )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 ,分析威尔逊政府制定的社会主义和科学革命相结合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内容与动因 ,在此基础上 ,指出其政策失败的根源。一自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增长 ,到了 2 0世纪 60年代 ,英国的科学技术时代来临了。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而且以前许多不可想像的、不能实现的事情 ,现在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力量都可以做到了。伴随着科学的进步 ,社会结构也开始出现变化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服务业阶层的形成和传统工人阶级力量的减少 ,消费文化成为英国的主流文化 ,传统工人阶级文化走向....
唐代居住习俗与妇女地位初探
作者:段塔丽
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居住习俗与文化源远流长。需要说明一点的是 ,本文所说的居住习俗 ,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住宅或建筑风格 ,而是从性别文化的角度来定位的一种居住习俗 ,即夫妻二者婚后从谁而居的习俗。作为一种尝试 ,本文以唐代居住习俗为对象 ,探讨女性在这一习俗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一 “夫随妻居”的居住方式唐代基本的婚姻形式是男到女家迎娶 ,与此相应 ,在居住方式上则为“妇从夫居”,以夫家为“家”,侍奉公婆。这可以说是汉族社会延续千百年来的居住习惯。然而 ,唐代社会除了这种基本的居住方式而外 ,还存在着婚后“夫从妻居”以及婚后妻一人或夫妻两人长住妻家的习俗。关于这一点 ,已被不少现存唐代文献资料所证实。如敦煌文书S.1 72 5号唐代写本书仪中 ,专门有一种对“妇人疏”书信格式的解释。其中说道 :“妇人于夫党 (即夫家人 )相识曰书 ,不相识曰疏。”又说 :“近代之人 ,多不亲迎入室 ,即是遂就妇家成礼 ,累积寒暑不向夫家。……妇人虽已成礼 ,即于夫党元 (原 )不相识 ,是各 (.....
平城的居民规模与平城时代的经济模式
作者:任重
城市的居民规模研究 ,是城市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北魏自道武帝天兴元年 (3 98)迁都平城之后 ,进入了拓拔鲜卑历史上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开始了由北方游牧政权向中原汉化政权的过渡。随着军事征服的节节胜利 ,众多人口被强行迁徙到平城 ,平城的居民数量急遽增长。本文试图就平城的居民规模、平城时代的经济模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提出一点浅见 ,以求正于大家。一 一般城市的居民规模据《魏书·地形志》(上、中、下 ) [1 ] ,北魏户口数量有可考的州共 5 1个 ,兹将其中 48州的郡、县户口数列如下表 :表 1序号12 3 45 67州 户口数(略 ) 郡数口数县数口数单位 :万人 (约 )备注 :1司州 12 12 65 2 .2 52定州 5 162 43 .43并州 5 92 61.84冀州 4112 12 .1序号12 3 45 67州 户口数(略 ) 郡数口数县数口数单位 :万人 (约 )备注 :5瀛州 3 15 182 .56殷州 3 11.615 2 .47沧州 3 8.3 12 28肆州 3 6111.69幽州 3 4.6180 .711晋州.....
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
作者:陈君静
美国卫斯里学院历史学教授柯文 (Paul A.Cohen)所著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出版后 ,在国内外中国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学术界围绕书中所倡导的“中国中心观” (China-centeredapproach或译“中国中心取向”)的方法论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而对蕴藏于其后的历史观——传统与现代性问题的基本看法 ,却未能作更进一步的剖析。1为了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更为深入的理性思考 ,本文另辟蹊径 ,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对“中国中心观”理论实质的剖析上 ,认为“中国中心观”集中反映了柯文试图超越西方所界说的“现代性”是如何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这一理念的执著追求。虽然 ,它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但毕竟给“西方中心主义”占支配地位的美国中国史研究领域打开了另一扇透视中国的新视窗 ,为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一 柯文对“传统”与“现代”两极对立理论的批判《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的主旨 ,是通过对战后美国中国近世史研究某些主要取向“带有批判性与解释性的估量”,来“提高整个领域在进行研究时的自觉性的一般水平”[1 ] ( p1 ) 。全书共四章 ,其中有三....
罗马平民问题的由来及研究概况
作者:胡玉娟
罗马平民 (拉丁文 plebs)问题是罗马共和史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国外 ,自 1 9世纪以来 ,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罗马平民问题涉及到阶级、文明、早期国家的产生等重大理论问题。 8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 ,但由于资料和信息来源十分有限 ,难以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为了弄清这个罗马早期史上的疑难问题 ,有必要对国外的罗马平民问题研究情况进行一番系统回顾和整理。一 罗马平民问题的由来早在古典时代 ,罗马共和国早期历史上平民与贵族的冲突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文献中有许多关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罗马年代记作家李锡尼乌斯·马凯尔是最早详细报道公元前 5—前 3世纪的平民运动的史家之一。马凯尔出身于公元前 4世纪著名保民官李锡尼乌斯·斯托罗的氏族。出于对平民历史的热爱 ,和颂扬祖先业绩的动机 ,他对公元前 5—前 3世纪发生的平民运动多有记述。由于同样原因 ,贵族世家出身的年代记作家瓦列里乌斯·安提阿斯(其先辈曾贡献了两份确立平民决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案 ,即公元前 449年和公元前 3 0 0年的《瓦列.....
“公子”考
作者:郑慧生
战国有四公子 ,为什么只有信陵君传名作“魏公子列传”,其他三传都不名作“公子列传”呢 ?查其原因 ,见《史记会注考证》载 ,顾曰 :“孟尝、平原、春申皆以封邑系 ,此独曰公子者 ,盖尊之 ,以国系也。”尊之则以国系 ,称曰公子 ;不尊之则系以封邑 ,不称之公子 ,公子的名号能是这样根据个人好恶定的吗 ?况且 ,司马迁是不尊重孟尝、平原、春申三个人吗 ?一个伟大的史学家 ,能是这样根据个人的感情决定一部史书的义例吗 ?不能 ,也不会。所以 ,司马迁为什么单名信陵君传为“公子列传”,还必须再加辨析。什么叫作“公子”?《仪礼·丧服》说 :“诸侯之子称公子 ,公子之子称公孙。”诸侯之子称公子。所以《诗·周南·麟之趾》“振振公子”,人们多以为这个“公子”指的是文王之子——文王不是周天子 ,他在殷商时还是一个诸侯。《诗·豳风·七月》“殆及公子同归”,人以为这个“公子”,指的是豳公子、豳公之子。《楚辞·九歌·湘夫人》“思公子兮未敢言”,洪兴祖补注 :“诸侯之子称公子 ,谓子椒、子兰也。”公子——诸侯之子 ,这个“子”,也包括女子。《公羊·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