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范毓周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是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普遍重视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也是当前中国学术界重点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最近涌现出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成果。但是,学者间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少分歧,尤其在理论方法上,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我想就这些问题略谈基于个人粗浅认识的几点思考,提供大家深入讨论时参考。一关于“文明”的概念界定首先是对于“文明”概念的界定,目前仍然需要有一个共识。“文明”一词,在中国传世文献中,最早见于《易传》的《文言》,所谓“天下文明”,《尚书.尧典》也有“睿哲文明”,其义多为文采、光明。我们现在使用的“文明”一词是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后的翻译用语。近代以来在翻译英文的civiliza-tion时多用“文明”一词表述,但也有用“文明”来表述culture一词意蕴的。因此,在国内一些学术论著中曾经出现诸如“原始文明”、“史前文明”、“技术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种用语,可见有些学者在运用“文明”这一概念时,对其内涵仍有不够清晰的情况。无论是讨论中国文明的起源,还是讨论中国文明的形成,对于“文明”概念的理解都是一个前......


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概念的理解

作者:王巍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同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和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是人类历史研究的三个最重大的研究课题。中国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不仅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学者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研究热情。近几年开展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与各地同行们在各地召开的九次各地区文明化进程研讨会,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本人作为工程(一)的牵头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之一,亲身参加了这项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的一些概念,学者们的理解并不一致,甚至有较大的分歧。由于这关系到文明起源研究的方向,实在是不能忽视的。故此,想就有关的理论和概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指正。关于“文明”1.文明的定义关于文明,国内外有各种见解。本人对“文明”的理解如下: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


澄明之思:文明起源研究的一个视角

作者:晁福林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研究,近年形成了一个学术热点。专家多有精到论析,愚不揣譾陋,对此问题亦提出一些浅见,仅供参考。一精神考古的重要意义关于文明起源问题,专家们的探讨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意见。其中,仅“文明”形成的标准就提出了多项,如劳动生产工具的进步、文字和城市的出现、农牧业的发展、礼仪制度的形成等等,皆非常中肯而凿凿有据。有专家断定文明即指一个社会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阶段。这些说法所涉及的内容,显然已不在文明起源的范围,而是文明时代的问题了。专家所论的这些标准,只是社会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准,而非文明起源的标准。文明,作为一个时代而言,它从萌芽到起源,再到发展和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时段。我们讲文明的起源问题,应当是对于这一整个时段(特别是其初期阶段)的考察,而不应当只限于文明形成这一个特定的时段。作为此项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这是需要辨析的问题之一。其次,专家们的相关研究,有将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的时代努力向前延伸的趋势,夏代不够了,上延至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时期也不够长,再上溯到仰韶文化时期。似乎是越往前追溯越好。这......


联系实际引进国外人类学理论

作者:沈长云

目前,在中国古代文明暨国家起源研究中,一些西方人类学理论,包括现在一般人所称的酋邦理论、早期国家理论,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并在学者的实际研究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曾经指出,这些理论对于促进我国学者的思考,开阔我国学者的眼界,是十分有益的;这些理论中所包含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应该认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学说的补充和完善,不应当将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而应当善于撷取这些有益的东西。以上,只是我们对待这些外来理论的一个方面的主张,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一个方面的主张,即对待这些外来理论必须实事求是,要联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实际,考察与分析这些理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则不必从之,或据中国实际补充修订之。这也是当前中国古代文明暨国家起源研究中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当前中国多数学者与外国学者有关早期国家概念的分歧谈起。“早期国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早期国家,即人类社会由前国家社会发展而来的第一批原始国家,其与以后这些地方第二批、第三批产生的国家,以及其它地区在已有的文明形式影响下产生的国家,在内涵上是有区别......


汉代食饮杂考

作者:彭卫

汉代饮食学人多有措意,然其中不无可以继续讨论之处。兹呈若干读书心得,就教同行。笔者目力所及之学界以往诸种意见分见下述各条,不赘。一黄卷大豆黄卷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有“黄卷笥”木牌,遣策中有简文云“黄卷一石缣囊一笥合”(简161)[1](p117~118,143)。传世汉代文献不见“黄卷”之名,却有“大豆黄卷”或“豆黄卷”。如《神农本草经》“大豆黄卷”条云:“味甘,平,无毒。治湿痹,筋挛,膝痛。”《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薯蓣丸方亦有“豆黄卷”。国内外学界通常将此物视为黄豆芽或豆芽,并以马王堆遣策的“黄卷”为旁据①。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马王堆遣策所言之“黄卷”是否就是“大豆黄卷”?第二,传世文献中的“大豆黄卷”或“豆黄卷”是否就是黄豆芽?据马王堆1号汉墓考古报告称,出土时该木牌与“黄笥”木牌同在353号笥上,笥中盛梨,此笥邻侧的355号笥缺木牌,推测“可能属之”[1](p117)。355号笥中有绢质药草袋6个,据鉴定其中1袋装有花椒,余5袋混装花椒、茅香、桂皮、高良姜、姜、藁本、辛夷和杜衡[2](p41~42)。马王堆墓中虽有大豆、赤豆和豆豉,但......


汉代的廷尉狱

作者:宋杰

监狱制度是汉代法制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南宋洪迈在《容斋续笔.汉狱名》、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刑考二.两汉狱名》、清代纪昀等在《钦定历代职官表.刑部.历代建置.汉》等著述中都对汉朝监狱的复杂种类与内容进行了考述。此外,清末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尤其值得重视,其中的《狱考》和《汉律摭遗.囚律》对两汉监狱的名目、管理法规及建置演变都做了翔实的考证。现代学者对汉代监狱的研讨,代表作有张景贤的《汉代法制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秦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其内容主要涉及汉代中央、地方监狱的设置,对狱囚和刑徒的管理、役使法规,政府的“录囚”制度等。有关论文数量较少,有余行迈的《西汉诏狱探析》(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和沈刚的《汉代监狱设置与管理述略》(载《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上述论著的研究内容多属于概论性质,近年来笔者对汉代各种类型的监狱分别进行专门的个案研究,除已发表的《东汉的黄门北寺狱》(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和《汉代后宫的监狱》(......


宋代富民融入士人社会的途径

作者:高楠;宋燕鹏

唐宋时期,社会流动频繁,富民阶层崛起。与之相适应,两宋史籍中出现了许多与富民相关的记载。随着宋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富民问题。林文勋先生关于宋代富民阶层崛起的论证,是这个问题研究的开山之作。[1]笔者目力所及,其他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胡昭曦、王曾瑜、朱瑞熙、张邦炜、邓小南、梁庚尧、陶晋生、黄宽重、柳立言、邹重华、郑铭德、张文、刁培俊、张彦霞、廖寅等先生的有关论著①。上述诸先生的论著或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两方面论证富民阶层的崛起、富民阶层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或以士人家族为关注对象,通过个案的形式考察士人“起家”前后的人际网络构建。学界这些已有研究成果都曾触及到富民阶层向士人转化问题,但由于资料不易搜集等原因,对维持家业不败。因此,出于对向上流动的向往,再加上向下流动的压力,大多数富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际网络的构建,欲从内外诸方面维持家庭长盛不衰。子当读书即是其代表。支持子弟向学则是当时大多数富民的选择,弃儒就贾而致富者尤其如此,这是主流做法。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既然富民的崛起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为避免向下流动,它当然要向国家......


山东京控“繁兴”与嘉庆帝的应对策略

作者:崔岷

按清代的法律术语,士民进京告状被称为“京控”,民间则多称“告御状”。早在立国之初,清廷即鉴于“自明季祸乱,刁风日竞,设机构讼,败俗伤财”,是以告诫士民“非机密要情,毋许入京越诉”。[1](p9026)其后又颁布法律,规定进京上控者必须事先完成应有的司法程序,即在州县官“审断不公”或拒绝受理诉讼的情况下,士民应按规定的“审级”依次向府、道、司、院衙门申诉。若对司、院衙门的审理结果仍有异议,方可前往京城的都察院、通政司或步军统领衙门继续申诉。在此过程中,缺少任一环节都会被官府视为“越诉”,并将受到“笞五十”的惩罚。如果京控者的申诉被认为有不实之词,同样也会遭到惩罚。[2](p1256~1257)[1](p4211)很明显,法律的严格限制使京控成为一件极为烦琐且需承担风险的事情。故今人有理由认为,清代的士民在京控方面难有引人注目的表现。在系统介绍清代法律制度的著作中,京控被认为“在清代虽不时发生,却也说不上普遍”[3](p117);甚或断定,清代百姓能够进京告状的在全国而言“百无一二”[4](p603),在那个时代,京控“作为一种非常诉讼程序,主要起装饰作用。全......


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十年士人阶层的分流

作者:张昭军

清末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期。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夏,张之洞、刘坤一等明确提出改科举、兴学堂的主张,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中国延续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1](p5392)。科举制度由改到废影响甚巨,严复当时即敏感地指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造因如何,结果如何,非吾党浅学微识者所敢妄道。”[2](p166)美国来华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也称:“停科举一事,直取汉唐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响之大,于将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效。”[3](p24014)士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与科举制度联系密切。清末科举制度的改废对既有等级结构、社会秩序和文化观念必然产生强烈震撼和冲击,士人阶层的历史命运又会如何呢?本文从制度变迁对社会结构、文化主体的影响入手,试探讨科举制度改革后,士人阶层在清末十年的分化、流动状况。①一士人从政在科举制度下,士人与封建官僚政治密切结合在一起。“邑聚千数百童生而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


南北对峙中的护法运动——兼论护法时期的孙中山与西南地方实力派

作者:汪朝光

南北分裂对峙,发端于1911(辛亥)年的武昌起义,革命阵营以长江以南各省为中心发动反清起义,清廷则以京畿重地为依托派兵南下镇压;双方对抗的结果,以革命阵营不断壮大,最终废除帝制,建立共和民国而告结束。惟此亦为民国成立后的国内政治格局带来颇为深远的影响,南北间于心理上和实际上已悄然形成显形或隐形的隔阂。①南方诸省尤其是广东,是晚清时期革命党人策划革命的发源地,革命党势力较有根基,而北方诸省尤其是京畿地区,则是晚清时期北洋系军人的大本营,不容他人染指,革命派与北洋派政治立场的不同,使南北对峙间有革命与保守的含义;民国成立后,军人武力日渐崛起为影响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南方诸省因其远离北方政治中心,中央政府更鞭长莫及,地方军人更难受控制,地方势力挟武力而渐趋坐大,中央控制因力弱而渐趋势微的情势,为南北对峙加入了地方与中央争权的因素;南北自然地理状况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差异造成的地域差别的客观存在,使南北对峙有其形成之社会基础,并不时发展成为事实;更兼民国时期的派系纷争,政治动荡,政治家成王败寇,进则雄心勃勃问鼎中央,退则依附势力自保一时,亦使南北对峙成易消难。袁世凯......


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

作者:郑大华

晚清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转型期。嘉道年间复兴的经世思潮,曾对晚清产生过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受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分界的左右,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只研究到乾嘉学派,就不再往下研究;而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大多从鸦片战争开始,很少往上追索,嘉道经世思潮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查阅中国期刊网,1994年到2006年的12年间,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论文只有10篇左右①,就其所论问题而言,尚未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就学术界涉及不多的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近代转型的影响作一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政治转型的影响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表现在政治上,便是从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向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不破不立,要实现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向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就必须对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也就是要“破”。而在晚清,最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是鸦片战争前以龚自珍为代表的一些经世思想家。在龚自珍认为,君主专制的残暴统治不仅将群臣的廉耻之心“震荡摧锄”尽净,而且还扼杀了群臣的办事能......


普鲁士改革中的乡镇自治与市民社会的培育

作者:徐健

“市民社会”概念源于欧洲,市民社会是欧洲近代以来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是否形成市民社会,通常被认为是该国政治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格伯哈德特德国历史手册》中,“市民社会”(德文为“Buergliche Gesellschaft”,英文为“civil society”)被界定为人类摆脱自然状态或野蛮状态的文明进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指人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和贸易活动获得财产的过程,其代表是早期苏格兰经济社会学派思想家休谟和亚当.斯密以及法国的百科全书派。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指人们通过接受教育,积极参加社团和政治生活,以推动文明的发展,这就是莫泽尔.门德尔松所描绘的文明社会。三是思想和社会观念上的,指人们摆脱地域界限、解除出身和等级限制的过程。18世纪以来,市民社会的概念又增添了新的政治内涵,它还可以是市民反对专制统治,与国家权威特别是绝对主义国家抗衡的社会力量。市民通过法律手段,通过公众舆论和在议会中的发言权,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1](p129~131)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来看,拥有民主的政治制度显然是市民社会的标志性要素,而自......


沉默的华工和贯通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

作者:黄安年

8年前,笔者写了一篇《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的论文;在1998年6月上海举行的“19世纪下半叶华人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的历史贡献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笔者宣读了该论文的概要。①8年来,有关华工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的文献、论著、图片资料信息资源不断涌现,笔者2006年编著大型历史画册《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在这个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和历史图片、音像资料,深深地为近一个半世纪前那些贡献最大、遭遇最惨、身份最低、默默无闻的华工的奉献精神所打动。本文主要依据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对华工在贯通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过程中的杰出贡献和历史作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和分析。2006年笔者通过在美国、加拿大和国内的网上和纸媒等各种渠道,收集了一千多幅图片和上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就收集到的大量图片进行了认真的比照、甄别和精选,考查了图片来源和收藏单位。在这个基础上精选了210幅图片,并逐一编写了文字说明,经过8次修改,由五洲传播出版社以中英文本分别公开出版。②这些历史图片是研究华工与美国中央太平铁路的珍贵历史文献。由于照相技术传入中国较晚,大约在一个......


析明代两淮盐区未取晒盐法的体制因素

作者:王日根;吕小琴

有关明代盐业的研究,成果已很丰富。研究的领域,从政治层面讲,囊括了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法规;从流通层面讲,涵括了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四大领域。从关注的问题讲,包括了盐法的破坏、盐业体制的衰败、私盐的贩运、盐商的兴衰、盐业之文化、地方认同的盐界观念等等。有关制盐技术的研究,刘淼在其《明代海盐制法考》一文中,对全国海盐制作方法和技术有过深入细致的阐述。①另有朱义仁的《徐光启与盐业》一文,通过阐述徐光启在淮浙地区推广晒盐法来评价其在盐业史领域的贡献。②可以说,早期明代盐业的研究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③,近来则倾向做区域性研究。学界对明代长芦、山东、两浙、两淮、福建、河东六个都转运盐使司和广东、海北、四川、云南黑盐井、云南白盐井、云南安宁盐井、云南五井等七个盐课提举司都有过专门性的研究。本文则试图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的方法,以处于边缘地位的福建盐区和处于核心地位的两淮盐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盐区分别取法晒盐法、煎盐法背后的体制因素。一煎盐法和晒盐法之比较按照种类划分,在明代,盐有海盐、井盐、池盐、硝盐、河盐、岩盐等6种,其中海盐产量为诸盐之冠。明代主要有长芦、......


论近代农户收入的制约性因素——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华北棉农为例

作者:彭南生;贾滕

甲午战争后,随着农村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小农经营模式处在不断变化中①。家庭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是近代农户提高收入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若干农村地区的若干行业不仅形成了一批专门经营手工业的家庭,而且出现了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棉农、茶农、蚕农、烟农等专门经营者。他们的经济状况与传统经营模式下的纯粹小农相比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他们并未摆脱贫困化的趋势。原因究竟何在?或者说,近代农户收入的制约性因素有哪些?这是一个需要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的问题。有关手工业与农户收入的关系,笔者多有论述,本文仅以20世纪20~30年代的华北棉农①为例,对此作一番粗略考察。有关华北地区棉花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马若孟、黄宗智考察了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对华北地区小农经济的影响②,王建革等人论述了近代华北棉田的增长原因、特点以及市场流通状况③,但相关研究均未将分析视角深入农户家庭、进一步讨论棉农收入的制约性因素。一20世纪20~30年代华北棉花商品化增长及棉农收入概况华北棉区在清中叶前已初具规模,至20世纪初,在国内外棉花需求量不断扩大的刺激下,华北棉花的商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专业期刊与史学革新

作者:王建伟

1920年代末期,现代专门性史学期刊兴起。①作为史学近代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专业期刊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国史学研究的基本形态。既往的研究多以个案为中心探讨期刊自身的成长历史,而对专业期刊与现代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得尚嫌不够。②本文努力将此时兴起的大量史学期刊作为一个整体,将其置放在民国史学这一总体背景之下,从学术史与社会史的视野,探讨期刊与现代中国史学的互动关系。一二三十年代专业史学期刊的兴起专门性学术组织与机构的出现是专业史学期刊兴起的重要前提。在各个大学史学系与专业史学研究机构纷纷设立之后,学生集体讨论学术的风气渐渐浓厚,至1920年代,史学学会开始在高校出现并日趋活跃。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会于1920年宣告成立;1920年5月,南高文史地部学生成立了史地研究会;北京大学史学会成立于1922年;1927年5月12日,清华大学史学会成立;1929年,燕京大学历史学会成立。许多学会与机构都创办了自己的学术期刊作为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以期联络同仁、交换学术心得。而编辑杂志可以说是这些学会的最常规工作,“它既是展示学会活动成效并提升其专业层次的标......


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近代中国论述的“后发展”解读

作者:何一

在马克思、恩格斯广阔的研究视野中,作为他们那个时代“当下”的近代中国,曾经是其智慧和道义热忱关注的遥远国度,这种关注的结果,融入了他们博大的思想体系和卷帙浩繁的著述之中。基于具体历史场景及阶段性目标的价值判断,以前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中国论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革命性的启示和道义力量的汲取。然而,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学说。诚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著述中,没有明确提出过“后发展”(late-de-velopment而非post-development)的概念,但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是后发展问题的理论背景———近代“世界历史”理论的最主要的创立者,是最早把全球化趋势和后发展事实充分问题化的思想家。一马克思恩格斯“后发展”学说的一般阐述作为发展的非常态形式,“后发展”的主体特指前现代化国家,发展的直接动因是自近代以来国际竞争中深刻的民族生存危机。排除核心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争议,“后发展”认同的一般目标,是对肇始于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人类现代化的追求,特别是作为工具理性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先”......


日本学校唱歌对李叔同学堂乐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郭常英

李叔同(1880~1942)是中国近代学堂乐歌代表性的引导者和实践者,为中国新音乐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综观他在创作学堂乐歌中审美取向的演变和作品表现形式的选择,日本学校唱歌对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日本学校唱歌是日本明治维新后锐意学习西方音乐文化,欲求改造国民精神的产物。由于明治维新前日中两国有着遭受西方列强压迫和掠夺的相同命运,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很快地步入世界强国之列,这使中国的广大爱国阶层和人士、包括李叔同在内的爱国知识分子特别关注新兴的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改进与发展。李叔同此时赴日留学攻读美术和音乐,日本的音乐教育文化也就自然成为他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当时的日本,已经经历了明治维新变革,摆脱了闭关锁国状态,不少关注日本走上强国之路原因的人士看到,致力于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引进西方新式教育体制,进行以培养新型之合格国民为目的的音乐教育改革,也成为日本日渐强盛的强劲推动力。1906年留学日本的汤化龙为此发出感慨:“自希腊开文明之幕,以音乐列教育之科,复经诸大家之发明,踵步后尘,遍及欧美。扶桑岛国,吸星宿之流而扬其波......


关于“渊泉”笔名的学术史考证

作者:吴二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日本学者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译本),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书中提出了不少新颖独特的见解,其中石川先生称:自己考证出了当年在《晨报》以“渊泉”为笔名发表多篇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章的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石川先生的这一考证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肯定和盛赞,2006年第4期《中共党史研究》发表的占善钦《一部精心考证的创新之作———评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认为:“石川先生考证得出了很多结论。例如:‘渊泉’是当时《晨报》记者陈溥贤的笔名,而不是很多学者认为的李大钊。”2006年第5期《江汉论坛》发表的曾成贵《中共创建史研究的他山之石》一文认为:石川先生“考证出五四时期指导《晨报副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渊泉’并不是李大钊,而是《晨报》驻日本东京特派记者陈溥贤”。2006年第6期《百年潮》发表的萧超然《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几点不同意见———访北京大学萧超然教授》一文说:“石川祯浩先生考证出渊泉就是陈溥贤,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不同的意见,2006......


读葛兆光著《屈服史及其他》

作者:孙向中

六朝隋唐是道教从创立、发展到定型的组织化、制度化时期。葛兆光所著《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以下简称《屈服史》),提供了一个研究思想史、宗教史的新范式和新思路。当然该书涉及的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问题、政治和宗教的关系问题,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一部著作能够激发和带动一个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时可能比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更重要。一内容、思路和创见该书作者葛兆光,主要研究领域是宗教史和思想史,硕果累累,开一代风气。该书可以说是其《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的继续和完善。该书由《内编》、《外编》和《附录》共15篇文章组成。作者注意到道教中的某些仪式、方法、技术,在后来知识阶层眼中成了纯粹的“迷信”,其实是“以今日之是,定昨日之非”。这些在古代思想世界中本来合理的知识在后代失去其原有的合理性,是一个“权力”与“知识”之间不断纠缠的历史过程。作者选择三个问题来讨论这一现象。第一个是道教组织形式方面的变化。早期道教“领户化民”、半行政半军事的“治”、“方”等组织样式,在六朝时期逐渐消失了,变成了后来基本上以......


近代中国社会沉沦谷底问题浅议——读潘荣《北洋军阀史论稿》

作者:陈铁健

2007年元旦,潘荣教授从天津来电话,说他有一本《北洋军阀史论稿》准备交由北京一家出版社付梓。让我先睹,写一点意见。我知道,潘荣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就由导师李新先生安排编写《中华民国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若干章节。20多年来,他先后在南开大学、天津教育学院和天津师范大学任教。除繁忙的教学工作外,依然倾心研究北洋军阀,并有几本北洋首脑人物传记问世。这次结集的文字,正是他20多年研究的结晶。其中有述有论,以述为主;论虽少,都精到有新意,不同于流俗之见。辛亥革命后,以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开端,到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胜利结束,前后十六年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国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应占何等地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说,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沉入“谷底”,1919年五四运动或1921年中共成立以后,才从“谷底”爬出来。一是说,中国社会的“谷底”在于甲午、庚子、辛丑等殃及中华民族生存和国家命运的剧变。而1911年后的辛亥首义、“二次革命”、讨袁护国、护法诸役,则终止两千年帝王专制,肇民主共和之端,三民主义逐渐播撒于华夏。正是......


敬告作者和读者

作者:

一、本刊是河南大学和河南省历史学会主办的大型史学专业刊物,发表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成果,尤其欢迎史学理论、史学评论、社会史、城市史、乡村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学术史、电脑与史学应用、新资料的发掘与研究等方面的优秀稿件。二、来稿一般应在15000字以内,重大选题的稿件,也应控制在20000字以内。囿于经费,恕不退稿。稿件一般应为A4纸(36行×36字)打印稿,并使用较宽行距,以便于编校。投稿时,请采用打印稿和电子文本同时寄送的办法。打印稿寄至“河南省开封市明伦校区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邮编:475001;电邮发送,信箱见目录页,发送时请在“主题栏”中显示文章标题。三、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凡研究性论文均应有相关课题的学术史内容,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评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完全没有此类文字的稿件,本刊不予受理。严格禁止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两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十年之内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四、文稿请务必参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或本刊2004年以来栏目格式进行文章题名、作者及工作单位、作者简介、......